沒沖突無爆點,有賭局更搶眼。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晚會今年算是攢足了梗了,給了足足40分鐘時間挑弄董明珠和雷軍兩位年度經濟人物拌嘴,馬云、王健林兩位各懷心意摻和,也算是場熱鬧大戲。



我們不得不承認央視的議題設置又成功了,連ZenNew禪芯團隊成員這種非央視典型觀眾都忍不住漏夜找好基友、NOP創始人、著名大腰子愛好者劉爽同學共吐一通槽。
ZenNew:爽總,忙完雙12了,NOP這次銷售如何?
NOP劉爽:還行吧,比怨婦強比新歡差,比去年強比明年差。主要是我們一向預期保守,所以結果比預期還高些。對了謝屌絲,你買了么?
ZenNew:沒,我等季末清倉再支持。
NOP劉爽:所以我叫你屌絲真沒冤枉你,屌絲不可怕,屌絲雞賊才可怕,那你圣誕請早。
ZenNew:一定一定,爽總說點正經的,看微博上龔文祥轉你對雷軍董明珠打賭的評論,跟我聊下唄?
NOP劉爽:就知道你丫不是關心NOP,跟你聊可以,等我們季末清倉你得給我掛廣告。
ZenNew:當然,成交。那咱們開始吧,請教你啊,怎么看董明珠獲獎?雷軍獲獎又意味著什么?
NOP劉爽:意味著整個社會對傳統實業經濟的認可和對新經濟的期望。
ZenNew:那如何評價董明珠?又怎么看雷軍?
NOP劉爽:董老板是傳統實業企業家典范之一,腳踏實地,扎扎實實,有自己的原則。我還是比較認可格力這家企業的,就憑兩件事:當年抗拒美蘇自建渠道和面對價格混戰堅持不跟風,前者夠NB,后者了不起。其實這些跟董的個人經歷有關,格力的氣質就是董的氣質:柔韌,柔和韌,既柔又韌。
雷布斯呢,我覺得他個人還是相當NB的。主要是四點:
1. ?從屌絲中來到屌絲中去:正巧晚上我剛給一個來看我的前頂級淘品牌的創始人講過,至少95%的企業敗于以下四點:拿自身喜好當市場需求,拿產品特點當市場賣點,小資品位的小白定位,小白品位的小資定位。其實這四點歸根結底是四個字:一廂情愿。雷做小米前也算有錢人了吧,你看他做小米犯沒犯這些土豪錯誤?
2. ?善于布局:小米前陣公布的路由和剛發售的移動電源都是布局,鋁殼1萬毫安移動電源69元就是零利潤啊,重新定義了移動電源網上市場價格的錨點。小米為什么這么干?沒有損人不利己,只有無利不起早!把小米手機看成小米競爭鏈的核心支柱,所有的零利潤周邊配件產品都是為了抓新回流支撐延長小米手機生命的支點。倒是現在那些互聯網巨頭們也跟風做硬件,問題是你根本沒有核心支柱做一堆雜七雜八根本形不成體系競爭鏈,結果就是事倍功半煙消云散。
3. ?老馬識途:雷四十歲創業,之前見過經歷過的大場面大敗局多了。思路的成熟,經驗的累積,人脈資源的勢能,最終都體現在大器晚成。之前“不得志”的雷自己都表過心跡,順勢建功前定有逆勢磨練,伏隱已久所謀必大。
4. ?方法論:喬布斯無需了解用戶,史玉柱無需熱愛產品。喬是藝術家,其本身對產品的熱愛投入和審美水平就決定了其做的產品就是最高水準,是用戶來追隨的。而史是企業家,他的能力是“自我催眠”,把自己深度催眠成典型受眾用戶,為的是完全了解目標用戶真實需求和解構整個產品/產業鏈條的關鍵點。如果說史玉柱后繼有人,那就是雷軍和周鴻祎,如果放在手機行業來比較,黃章更懂自己,雷軍更懂用戶。
ZenNew:不愧是既犀利又有才的爽總,說了這么多。那你怎么看董明珠對雷軍模式的質疑?
NOP劉爽:很正常啊,和吃苦耐勞的70后看不慣高調自我的90后一樣,你不能說誰錯了。兩者的交鋒是被那個主持人挑事抬起的杠,其實并無對錯,角度不同而已。格力當年依靠自建渠道擺脫美蘇欺壓,董老板當然對格力線下渠道引以為傲,而空調的品類特性又是上下游都很重必須自身參與進去,所以她基于之前成功的路徑依賴來看待小米做判斷而忽視了品類特性的巨大差異和新經濟的新優勢。不要非黑即白誰對誰錯,站的再高再有遠見的人看新事物時也有盲點也會誤讀。
ZenNew:說到路徑依賴,那與小米相比,格力模式優勢在哪?小米模式優勢在哪?
NOP劉爽:首先沒這么比的,不是一個行業;其次非要比的話,董老板強調的硬件科技創新研發在手機行業里只有蘋果和三星這種大牲口會干,前者投資前沿技術并周期包斷,后者自己做整條產業鏈。除了這兩家外,其它手機廠商基本都是市場采購以量博弈,很難做出超前極致的硬件,也沒必要。而且做這種量級的持續投入需要足夠高的毛利率支撐,所以蘋果三星毛占據行業100%以上的利潤。兩三千塊錢的手機要這么干那是自殺,是不顧商業和財務規律常識的;最后,智能手機的核心是什么?是硬件么?是智能!宏觀了說是IOS和安卓的OS之爭,微觀了說是ROM之間的長短比較。本土ROM里,安卓五層深度定制開發,表現層高度優化體驗,無人能與MIUI爭鋒。小米手機不能說縱橫經緯無敵手,MIUI則更難被超越,小米用戶迷戀的不只是小米手機而是貼心易用的MIUI。原生安卓是高雅的曲高和寡,MIUI是接地氣的喜大普奔,讓不懂操作系統的老大媽和小姑娘用的上手不亦悅乎才是小米的真正高價值。
ZenNew:恩,這個作為小米用戶的我也認可。你微博上說馬云的態度有深意,雷軍和董明珠的賭局中馬云更看好董明珠,你怎么看這些事?他的位置是什么?
NOP劉爽:隨著阿里集團的商業地位和社會地位越來越重,馬云這兩年意氣風發啊。任何言行的背后都是動機目的和利益,你想想前幾天阿里入股海爾日日順是為什么?日日順最有優勢的是什么?桃寶體系最缺的是什么?大件商品的地縣級區域到門配送能力。至于格力,想想董說的兩個一半,今年以來天貓的主題是什么?O2O。
他的位置,就是統戰能給他帶來利潤的伙伴和能幫他做他不愿做或做不了的事的伙伴,他是最好的商業統戰部長,很擅長先捅后統,偶爾也先統后捅。
另外額外說一句很多人忽略的商業常識:能不能達到目標不取決于企業有沒有這個想法,而取決于企業有沒有這個能力。
ZenNew:那馬云說小米是“營銷”,爽總怎么看他的這個評價?
NOP劉爽:要不就是不懂裝懂,要不就是懂裝不懂,以他的智慧我認為是后者。前陣我和一些傳統硬件企業的高層聊過,他們曾反復問我在互聯網上怎么做營銷,我說我實在無法回答清楚,因為觀念就本末倒置了,互聯網營銷取決于產品的極致,產品極致才是火藥,營銷只是火藥的爆炸效果,火藥猛,引爆點才好找好燃。
舉個例子:IPOD發布時,喬布斯稱之為“口袋里的1000首歌”,“口袋里的1000首歌”這個稱謂是營銷,用說人話來凸顯用戶利益點,賣產品能做的事情,而非其它廠商把自己的同類產品稱為音樂文件的格式MP3。但“口袋里的1000首歌”是IPOD的核心競爭力的么?“1000首歌”才是,當時其它廠商的MP3最大也就是1G閃存200首歌,IPOD初代的5G微硬盤能存1000首歌,這5倍的差距才特么是當時產品的差異化極致競爭力。說到小米這,如果小米產品不極致而營銷極致那早就曇花一現了,如果小米產品夠極致而營銷不極致那就成魅族了。而小米善營銷的輿論由來,我更認為是硬件同行的贊譽式抹黑,如果你做不到“1000首歌”,那最明智有效的抵御方式就是丟卒保帥用承認“口袋里的1000首歌”來淡化“1000首歌”。
那些“聰明人”啊,在掩耳盜鈴玩田忌賽馬游戲,自以為用下馬跟人家的上馬比,卻不知道是在用下馬跟人家的中馬比,而人家的上馬本身就比你的上馬快。
ZenNew:爽總真是文化青年知識面廣!
NOP劉爽:那是因為在下涉獵廣朋友多領悟力強,1000首歌這個典故是半個月前AFU雕爺請我喝紅酒時給我講的。
ZenNew:那爽總覺得今晚這個賭局誰會獲勝?
NOP劉爽:我的美好愿望是希望五年后看到的是兩者的營收一樣大,這個賭局打平。因為我看好小米未來幾年的高速增長,但我不希望看到代表互聯網經濟的小米高速成長的同時,代表傳統經濟的格力就低增長甚至衰敗。一定要東風壓倒西風么?一定要新人笑舊人哭么?一定要我花開后百花殺么?一定要最優模式么?兩種不同形態經濟的水火不容,那才是整個社會輸了,才是我們輸了。這個雙贏愿景目前看來并不取決于小米們的發展模式,相對更取決于格力們對互聯網經濟的學習。
另外不要上套,看了網上的全文報道,這個話題是主持人有意挑起來的,非雷董之本意,不要把它放大成互相指摘的對立面,現實并沒那么嚴峻。
ZenNew:爽總真狡猾,誰也不得罪。你覺得雷軍在頒獎晚會上對話的回應表現如何?
NOP劉爽:似乎雷不太善于對著喊話。要是我純站在他的立場不考慮他人感受的話,如果考慮場合和輿論就裝逼格微笑一句“風物長宜放眼量”,如果只圖痛快犀利反擊不怕人家背后說你不會聊天,就在董問現場誰用小米手機時回一句“非用戶吐槽滾蛋”,再送挑事的主持人和馬各一句“批評者說了不算”“勝利者不受審判”,三句話把他們三個噎個半死,然后風華絕代瀟灑離場,像驕傲的小公雞一般,讓他們尷尬的表情像嘴里含著我剛拉出來的熱氣騰騰的新鮮雞蛋。
ZenNew:所以說還是爽總你是槽王啊。。。最后一個問題:未來十年,王健林、雷軍、董明珠、馬云,你覺得,誰更有希望再獲獎?
NOP劉爽:其實我希望是我自己,他們誰站上去也不給我分錢不是??墒前桑阏f有你這種買衣服只等清倉打折的LOW逼,我特么還有可能站上去么?
ZenNew:爽總不要這么說我,自媒體自負盈虧,我也不容易啊。對了爽總,咱倆的對話我發篇文章可以吧?
NOP劉爽:可以,別忘了圣誕給我掛廣告,要不然我咒你全小區都是LOW逼。
ZenNew: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