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人氣單機游戲研發商、獨代方忽然反目成仇,這令人遺憾、和讓行業看不懂的事件發生在《找你妹》身上,國內公司就只能共患難、難共富貴?希望這是個案。
事件過程
1月17日,《找你妹》獨代方熱酷游戲率先在國內媒體上發出聲明,聲稱《找你妹》研發商成都云中游公司違反雙方所簽訂的3年期的獨占代理協議,在國內部分渠道私自上線運營《找你妹2》。同在這一天,云中游公司在百度91平臺上線《找你妹2》手游產品,很多國內媒體也收到了這款新產品上線的新聞。
? ??

在熱酷游戲發出聲明之后,成都云中游公司在1月18日也發出了聲明,大致意思是與熱酷簽訂的獨占協議中,合作產品為《找你妹》,非《找你妹2》,同時對于熱酷游戲此前聲明中的錯誤:熱酷稱簽約前《找你妹》僅300萬用戶進行了反駁,曬出了后臺數據稱,簽約前用戶量為1500萬,同時還扯出來一個非云中游開發的、有待認領的《找你妹3》。云中游公司的主張,歸納下來一句話:《找你妹2》跟熱酷沒關系、《找你妹》簽約前就是成功的手游產品。
1月19日,熱酷游戲再度發出聲明,回應稱,云中游公司推出的《找你妹2》是換皮版,這款產品對于合作期未滿三分之一的合作產品(找你妹)將是致命打擊,此行為已嚴重違反合約中“獨占”運營條款。對于用戶數據,熱酷反駁稱,在為期11個月的合作中,《找你妹》激增用戶1.35億,月均增長用戶 1225萬人,“熱酷作為發行商的功勞毋庸置疑,但遺憾的是,云中游在回應中所提到的只能令人想到“背恩忘義””。
誰對誰錯?
這起業界罕見的明星手游產品代理權糾紛,讓行業看到了研發商與代理商背后的深刻矛盾,產品成功到底是研發商的功勞、還是發行商的功勞?
對業界關注度較低的休閑單機手游,如果產品涉及代理商、在前作產品成功之后,后繼系列產品的利益是否繼續分配、如何分配
研發商推出續作是否會傷害前作代理商利益?如果出現矛盾,如何解決
這一系列的問題值得業界反思,或許合同條款能夠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但顯然《找你妹》這款產品的代理合同中,雙方對此各有各的理解,云中游公司認為續作已不包含在合同內,但熱酷認為“ “獨占”在國際合同法中有專業和詳盡的約定。” 這最終誰對誰錯,要交給法院來判定,去解讀只有法律界人士才能理解的條款顯然不適合這篇文章,但我們能夠探討一些業界能理解的道理。
在談在《找你妹》之前,這里先想提到另一款明星產品《水果忍者》,樂逗與2011年9月開始與Halfbrick Studio的《水果忍者》合作,雙方和諧共處了2年半之久,期間《水果忍者》的各種季節版都交由樂逗打理,最終將這款明星游戲推上了月收入千萬的高峰,并且《水果忍者》還在2013年敲定了與微信的合作,再上一層樓。
在《水果忍者》這個案例上,開發商Halfbrick為全球知名的手游開發商,樂逗為國內代理商,為何他們能相安無事走向第三年的合作,而熱酷與云中游合作才11個月即發生了如此激烈的矛盾?這是中國公司才特有的問題么
在發行商、研發商功勞誰大上,旁觀者清,一款產品要取得高下載量、并能獲得良好的收入,研發商、發行商就算認為自己牛B,但也必須有人去做好相應的工作,在代理產品上,研發商和代理商需要做好分工,研發商做的是產品從0到1的工作,發行商做的是產品從1到10的過程,做出一款好產品很難很難,但同時讓產品獲得更好的收益、在研發商弱小的時候找到一個好發行商也很重要,這個過程中站在自己的立場都認為自己功勞大,但實際上,如果相互信任,沒有誰比誰功勞更大的說法,但若失了信任,很難走長遠,顯然《找你妹》這款產品上,當事雙方對此的理解存在偏差,也埋下了尖銳的矛盾。
我們不清楚樂逗與《水果忍者》《神廟逃亡》是如何簽訂的合同,合同中又有怎樣的特殊條款能約束國外知名公司愿意把后繼版本交給樂逗來發行,但在《找你妹》上,筆者認為原本是可以重現如樂逗與水果一樣的后繼合作形式,只是在這款產品成名之后,面對名與利、同時彼此價值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出現了不同的結果。不同的結果并沒有問題,合同能簽、也能解約,但出現兩家公司在媒體上互相指責的情況,有必要么?讓業界感到較為遺憾。
而在最后一個問題,《找你妹2》是否為換皮產品,可能需要大家自己來做個判斷。
但這里不得不談一下行業的潛規則,換皮本身沒有錯,每家公司都在做換皮產品、或者部分換皮的產品,但大多數端游、頁游、手游的換皮產品,幾乎都更換了題材、美術、游戲名,然同名產品的續作,在推出之前,多半是前作生命周期已過,如果前作存在獨代方,續作推出時需要考慮前作獨代方的利益,選擇彼此能接受的時間點發布,才算考慮的周全,這是約定俗成的做換皮、續作產品的道理。
對單機游戲產品而言,那些一大把歐美、國產游戲的季節版不就是換皮么單機游戲如何換了不傷前人,需要考慮前作目前的狀態,也需要考慮前作代理商的利益,這需要協商,只是在《找你妹》糾紛上看,雙方對《找你妹2》的認知存在差異,同時在發布前少了一些需要做足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