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互聯網金融產品余額寶橫空出世,短短7個月,達到2500億的規模。隨后,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時碎片化理財產品,給網友帶來收益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不少互聯網金融用戶。
如今,巨頭們又進入到定投理財產品的PK中。
近日,支付寶與騰訊不約而同推出收益更高的定期互聯網理財產品,令該領域競爭全面升級。
支付寶新產品“保本保底”?
前幾天,支付寶低調上線了一款名為“余額寶用戶專享權益”的產品,并已開放預約,將于14日公開發售。支付寶介紹,這款產品不同于類余額寶產品對接的是貨幣基金,并且收益存在波動,這款新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達到7%,并承諾保本保底。
不過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產品,支付寶并未介紹,對于市面上傳言的“定期寶”,支付寶予以否認。
有人介紹,該款產品為萬能險。萬能險指包含保險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個投資賬戶擁有一定資產價值的人身保險產品。
在支付寶發給媒體的新聞稿件中,赫然出現了“保本保底”的承諾。雖然隨后有消息稱,支付寶急刪這幾個字,改為“本金保障”。但直到當晚,支付寶的登錄頁面的產品介紹中,仍有“保本保底”幾個字。
眾所周知,根據央行規定,理財產品不許承諾保底或者收益,去年百度推出第一款理財產品時就因宣傳“收益8%”被要求刪除。然而,正因為如此,很多網友都獲知了百度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率。此番支付寶是否故技重施?
“余額寶面向的,是此前沒怎么接觸過理財的用戶,隨著他們對理財需求的深入,一些人會愿意損失一定的流動性,去換取更高的收益。”支付寶人士介紹。
騰訊推股票型基金
無獨有偶,2月11日,騰訊方面放出消息,其也將在2月14日推出一款名為“定投寶”的基金。
該基金是銀河基金發行的、跟蹤騰安價值指數的股票型基金。所謂騰安價值指數,是由騰訊公司與濟安金信聯合開發,于2013年5月18日在滬深交易所行情系統發布。
騰訊方面介紹,截至去年12月31日,絕對收益率為15.87%,超同期上證指數。今年春節后,中證騰安價值100指數連創新高,兩個交易日漲幅均超過2%。截止本周一(10日),中證騰安價值100指數收于1228.31,累計漲幅高達22.83%。
該基金產品將采用零投整取的方式。銀河基金網站還對定投進行介紹,即投資者在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以固定金額(也可不固定金額)投資到固定的基金上的一種投資方式。
定期買入固定金額、不同份額數量的基金,當基金凈值上漲的時候,買到的基金份額數較少,當凈值下跌時,所買到的份額數則較多,這樣一來,“上漲買少,下跌買多”,可以有效地攤低成本,降低風險。
轉向定投PK
顯然,在余額寶和理財通之后,支付寶與騰訊又一次在定期理財產品上狹路相逢。
去年6月,支付寶與天弘基金率先推出“1元即可理財”的互聯網碎片理財產品余額寶,隨后,百度百發、百賺,騰訊微信的理財通相繼出爐。
無論余額寶,還是理財通等跟進者,都是互聯網公司與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貨幣基金,這些產品的特點是風險小(尚未出現虧損案例)、收益相對較高(遠高于銀行活期利率,春節前年化收益率高達7%以上)、足夠靈活(可隨時贖回,甚至直接用于購物),可以說,能夠滿足互聯網金融所需的各種元素。
因此,不少人認為,基金是最為理想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現在,互聯網公司與基金公司進一步推出投資時間更長,但用戶不能即時贖回的理財產品,用戶們是否買賬?
據支付寶透露,截止11日晚上22點22分,已有174萬1748人預約。
而來自支付寶內部人士的消息稱,新理財產品是存在銷量限制,大約在3億元左右,就算每人只購買1000元(這是最低購買額度),目前預約金額已遠遠突破3億元。
在本金保障前提下,類似產品的利率已經遠高于銀行。比如,工商銀行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利率為2.25%,建行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為3.25%,而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更僅為0.35%左右。
央行監管發力?
互聯網巨頭們定期理財產品的推出,意味著此前主要搶奪了活期存款的用戶后,開始發力搶奪銀行的定期存款。
而且,在2014年,各式互聯網金融產品還將更加豐富,更具沖擊力。
比如,2月11日,京東也放出消息稱,將于15日面向用戶推出名為“白條”的個人消費貸款服務,業務啟動后,消費者在京東購物時可申請最高1萬元的個貸進行支付,可在隨后的3個月到12個月里分期還款。
銀行如何應對?
事實上,已經有銀行在倒逼壓力下,加快自我革命步伐。
比如,工商銀行近日已推出類似余額寶的理財產品“天天益”,1元起購、24小時隨時可申購和贖回,贖回資金即時到賬,在年前的1月下旬,也達到5.93%的年化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有坊間消息傳,中國人民銀行將牽頭對互聯網金融實施監管,旨在防范快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上升。
消息人士透露,中國人民銀行目前正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協作,制定措施保護消費者信息不被盜竊或濫用,確保互聯網投資產品進行充分的風險披露,并抑制非法集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