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里PK騰訊
有些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在于他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臺推出,2013年4月,阿里入股新浪微博,馬云馬化騰都看到了移動互聯網這塊大的蛋糕,都想吃掉最大的那一塊。阿里和騰訊首先在移動互聯掐了一架,雖然當時微博在走下坡路,但是它龐大的用戶基數讓它在短時間的對抗中不落下風,當然,隨著微信功能的逐步完善,已經有了強壓微博一頭的趨勢,但是未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秒拍和微視或許是今后的新看點,如果排除掉QQ,空城認為最后移動互聯網是微信微博平分天下。
2月17日,傳騰訊投資大眾點評,入股京東,一系列的動作讓人眼花繚亂,兩家互聯網龍頭企業誰也不退讓半分,都在努力彌補自己O2O生態圈的短板,而騰訊入股京東就是想要在電商領域和阿里大站一場,其實騰訊憑借微信的強大功能和幾億的用戶,已經搶占了先機,阿里憑借淘寶,天貓在事物電商領域大大領先于騰訊,所以騰訊除了本身的產品易迅外還要繼續想辦法彌補,而京東就是最好的選擇,大家可能都知道,電商網站最重要的是流量,騰訊完全可以給京東想要的流量,京東也可以給騰訊相應的實物支持。
阿里準備聯合360開發手游平臺,想要打破騰訊在游戲領域的壟斷地位。騰訊的微支付對抗阿里的支付寶,搜狗挑戰360在搜索引擎中所站的比重,分領域,分時間一步步對抗,就是不知最后結果如何?
這也是空城想不明白的地方,為什么他們都放棄自己熟悉的領域,用自己的短板去拼人家的長處,即使是花很大的代價也不在乎,難道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全面的發展?
二、阿里PK百度
阿里收購高德地圖,也是對百度地圖的一次嚴重挑戰,現在各位互聯網大佬的意思很明顯,水,越渾越好,能把有名的互聯網公司都拉下水是最好的,這樣誰也不能坐收漁人之利,水越渾,對他們越有利,畢竟到了一定的程度,拼的是資本。
如果百度不涉足電商網站,他們的沖突或許還會有一段時間的緩沖期,現在百度的競爭對手還是360,即使使用百度搜索的用戶比例占據了很大一部分,但是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阿里和360一旦結盟成功,百度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雖然百度再搜索引擎端完勝360,但是在電腦安全這塊遠遠落后360,360其實就是強盜,裝了它的殺毒軟件之后就要用它的瀏覽器,所以百度現在的處境雖然不能說是四面楚歌,但是兩面受敵是肯定的,空城個人是百度的支持者,所以相信百度會有好的應對辦法。
三、騰訊PK百度
相信去年騰訊和搜狗達成合作很多人都還記得,上文提到,阿里加360的組合會讓百度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脅,同樣的,騰訊和搜狗的組合也能夠給百度足夠的挑戰,未來互聯網搜索引擎之戰雖然百度因其強大的功能以及全面的信息占有巨大優勢,但是依舊要做好用戶體驗,這才是它存在和發展的核心。
其實空城感覺百度很多時候都是一個承受者,從360到騰訊阿里的挑戰,都是被迫接受,百度少的就是騰訊阿里的那種“狼性”。
至于大戰最大的變數筆者還是認為360,他如果和這三家任何一家結盟,都會給其余兩家帶來不可彌補的差距,這不是收購一個高德或是入股京東就能趕上的。
寫在最后:
如果這三家沒有一家能發展成曹操那個勢力,其余兩家是不會結盟的,2014,大戰將起,三個天子驕子,三個互聯網領軍企業,將會給我們演繹一個怎樣的“現代三國”,空城和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