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agna Global和優盟中國聯合發布的預測報告,到2015年,中國將從全球第三大廣告市場晉升榜眼之位,且2014年,中國互聯網廣告收入將首次超過電視廣告收入。
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兩大廣告市場之一(另一市場為澳大利亞)。近來,黃金檔電視廣告時間不斷壓縮、收視率和廣告招標機制停滯不前,這些因素致使電視廣告費用的通脹情況日益惡化;同時,這也意味著主導媒體地位的電視將很快讓位于數字媒體。相較于數字媒體和其他競爭性媒體,電視媒體的廣告總支出增勢緩慢。

數字媒體支出已居于高位,成為 驅動中國 廣告市場的動力引擎之一。數字廣告的市場份額為35%,相當于互聯網在年輕用戶及受過良好教育用戶中的滲透率。
報告指出,近年來,互聯網在未受教育人群或老年人群中的滲透率未有顯著進展;從另一方面來看,數字廣告未來的增長點也在于對這部分人群的發掘和覆蓋。
移動廣告增勢迅猛,時下人氣極高的微博廣告( 新浪 微博和騰訊微博)對數字廣告收入的貢獻率達10%,對廣告總收入的貢獻率達3.5%。
戶外數字廣告的增長也十分顯著。從很多方面來看,在東部城市高人口密度、寬松政策規定以及消費者較高容忍度等因素的驅動下,中國可以說是全球數字戶外廣告領域的領跑者,至少在創新上是(很快在廣告支出上也是)。
據Magna和優盟預測,2014年,中國電視廣告市場有望保持增長勢頭,但增速較前幾年有所放緩,約為8.3%。
盡管數字廣告將繼續蠶食電視廣告的市場份額,但直至2018年,電視廣告仍將保持高個位數或低兩位數的增長勢頭。
報告顯示,央視廣告招標體制在一些 中國廣告 主那里正逐漸失寵。而且,中國目前每天不足165分鐘的收視時間已低于國際水平。在許多大規模的廣告市場,觀眾每天的收視時間接近或超過300分鐘。
根據預測,2014年,網絡廣告收入的增長可能稍低于前幾年的水平,約為31%;盡管如此,數字廣告仍是商家廣告策略的關鍵一環,而且網絡廣告依然是中國數字廣告市場(全球最領先的數字廣告市場之一)增長最快的一個領域。
作為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騰訊的營收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直接來自于廣告。 百度 雖在總營收上不及騰訊,可大部分營收都來自廣告。數字領域的競爭者還包括搜索、社交網絡、即時通訊、電郵服務、LCD大屏以及公共交通電視系統,盡管份額很小,但卻非常多元化。
2013年全球廣告增量收入總計150億美元,單單中國就貢獻了近50億美元(占全球廣告增量收入的30%),比美國和日本加在一起的貢獻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