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信技術發展演變來看,這一屆亮點其實不小。騰訊科技在回顧本屆展會時發現,不少運營商巨頭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未來的5G,當然中國4G才剛剛開始,所以放眼全球而論。
5G是什么概念?恐怕現在還沒有任何機構和企業給出準確定義,行業專家也正試圖去探其究竟。但有一點至少可以確認,那就是隨著物聯網的建設發展,數之不盡的設備都將開始擁有無線連接功能,其數量將會比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多出50倍,而這需要的網絡支撐是4G遠遠無法達到的。

在本屆展會上,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NTTDoCoMo重點展示了LTE-A和5G技術。據騰訊科技現場了解,NTTDoCoMo計劃在2015年引入最高下行速率達187.5Mbps的LTE-A網絡,而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則計劃在2020年開幕的東京奧運會中投入使用,速度達到現行LTE服務的1000倍,以10Gbps的峰值速率為最終目標。
而專注于5G研發的貝爾實驗室也展示了他們最新的成果。貝爾實驗室無線研究部副總裁Tod Sizer向騰訊科技表示,5G時代的各種應用將在2025年真正商用。5G也不單單是一個無線的技術,它是一個整體到整體的技術解決方案。
作為4G剛剛起步的中國,5G顯然還是個遙遠的夢,但這并不妨礙其對未來技術的窺探。
中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介紹稱,一代和二代通信技術主要解決語音通話問題,三代技術解決了部分移動互聯網相關網絡及高速數據傳輸問題,代表4代通信技術的4G網絡則是“專為移動互聯網而設計的通信技術”,因此網速、穩定性有跳躍性的提高。而根據現有的移動互聯網發展速度,人們對通信網絡質量的需求每年翻一番,10年后就是現在的1000倍左右。因此,必須提前進入下一代網絡的研發。
與運營商保持一致目光的還有主流設備商。一直以來華為在未來技術研究上投入都比較早,此次與歐盟及產業界各方共同推動5GPPP Association (5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ssociation,5G公私合作聯盟)在本屆大會上正式宣告成立。
5GPPP是歐盟重點投入的5G旗艦研究項目群,除了華為紫外,聯盟成員還包括由、阿爾卡特朗訊、通信、Orange 及衛星運營商SES創立,匯聚了電信業、IT業以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參與者,總投資近7億歐元用于基礎性研究。
在過去兩年內,華為不斷的尋求與客戶及廠商在5G研究領域的廣泛合作,其中包括參加由設備商、運營商、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發起的歐盟FP7項目METIS。該項目是H2020計劃下的5GPPP網絡基礎設施大型研究項目。
愛立信曾預計2019年全球移動寬帶的用戶數會達到80億,是2013年的4倍,其中WCDMA/HSPA用戶數達到48億,覆蓋全球超過90%的人口,LTE的用戶數將達到26億,覆蓋全球超過65%的人口。
對此,愛立信的相關人士在本屆大會上對騰訊科技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5G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絡。以融合和統一的標準,提供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高速,安全和自由的聯通。除了要滿足超高速的傳輸需求外,5G還需要滿足超大帶寬、超高容量、超密站點、超可靠性、隨時隨地可接入性等要求。5GG將迎來ICT領域的一次連接革命,結合終端領域不斷的創新和發展,這次革命將帶領人類社會步入更為成熟的網絡社會。
據中興通訊此次大會上發布的《5G—驅動現實和數字世界融合》白皮書顯示,在5G的時代,現實世界將會由相應的數字球模擬,事物之間相互關聯與合作通過快速的信息傳遞。在如零售、醫療、教育、娛樂、交通運輸和金融等不同的垂直行業,現實世界的數字映射將會實現將行業的各種功能特點更深入地集成到5G的網絡中。
在騰訊科技看來,網絡技術的創新通常不容易被發現,基于網絡之上的應用則會觸人心底。縱觀此次大會雖然沒有發現這樣的應用,但網絡技術的演進其實就是一種創新。
目前,韓國政府已表示,5G網絡最早將于明年在社交網絡服務上投入測試,這有可能是全球最早的5G雛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