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一個每年會處理巨額交易量的行業。據美國知名科技媒體《商業內幕》旗下市場調研部門BI Intelligence日前給出的研究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全美的信用卡交易金額就已經達到了4萬億美元。而且,由于信用卡交易市場十分巨大,有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也希望自己能從中分得一杯羹,同時也為商家、消費者提供另一種選擇。
雖然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但信用卡行業恐怕還不會在一夜之間迎來巨大轉變,因為這些初創企業試圖進軍的是一個異常復雜的傳統金融行業。
在BI Intelligence日前發布的報告中,該機構對信用卡行業現有的“大玩家”進行了一番盤點,同時著重指出了這一行業中存在的五大關鍵點。其中,BI Intelligence相信信用卡行業中的硬件提供商和商家服務提供商(merchant service providers)是最有可能被初創企業顛覆的兩個環節。
1. 信用卡發卡機構不會在短期內成為歷史,包括維薩和萬事達在內的信用卡發卡機構將依然是這一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本身并不處理消費者的交易,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為消費者提供信用卡交易處理渠道。與此同時,在后端真正負責處理消費者信用卡交易信息的電子貨幣交易處理商First Data在這一行業中也同樣擁有非常穩固的地位。
2. 信用卡刷卡設備的硬件提供商和商家服務提供商是這一領域中最有可能遭到顛覆的兩大環節。其中,硬件提供商主要負責生產信用卡讀卡器、POS機,而商家服務提供商指的是那些負責為成千上萬商家組建起信用卡刷卡終端和網絡的服務提供商。
3. POS機硬件廠商主要面臨來自移動設備的巨大威脅,這主要是因為目前通過移動設備來完成交易的成本非常低廉、終端設備易于架設、無需消費者在習慣上做出任何改變,且可以幫助商家將此前需要用于放置大型硬件設備的空間完全釋放出來。
4. 包括PayPal、Leaf、Revel Systems和Square在內的新型支付企業正試圖模糊在線、離線支付之間的鴻溝,此舉有可能將商家服務提供商從信用卡交易領域徹底踢除出局。比如,這些新型支付企業鼓勵消費者將自己的智能手機應用同支付信息進行綁定,并為他們提供諸如會員獎勵等額外服務。顯而易見的是,他們希望取代商家服務提供商的作用,并幫助商家直接完成信用卡交易流程。
5. 當然,在此我們并不是說商家服務提供商就完全沒有未來可言。因為這些企業通常來說已經同接受信用卡交易的大多數商家建立了深厚的關系,擁有成熟的市場營銷渠道和龐大的銷售體系。所以,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收購部分新型支付技術企業的方式來有效控制自己所面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