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高峰時段在北京很難打到出租車。司機不再注意路邊攔車的乘客,而是尋求更高的回報:一些打車應用向司機和乘客雙方都提供了高額打車獎勵。
這些打車應用向乘客提供補貼,同時向司機發放獎勵。過去多年來,許多出租車司機認為車費標準被人為壓低。因此,除非乘客在線召車,否則高峰時段出租車司機不愿拉客。通過打車應用,乘客可以支付小費,從而在出租車市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定價行為。
其中兩款應用獲得了兩大互聯網巨頭的支持,而乘客和司機都可以從中獲得回報。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花費了來自投資方的數千萬美元,用于推廣活動。
打車應用只是中國“BAT”三大互聯網巨頭近期激烈競爭的縮影。“BAT”中包括中國搜索引擎巨頭百度、占中國電商市場80%份額的阿里巴巴,以及市值達到1320億美元的社交媒體和游戲巨頭騰訊。投資銀行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認為,騰訊支持的嘀嘀打車和阿里巴巴支持的快的打車之間的競爭是“互聯網行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場戰役”。
移動互聯網成為焦點
過去多年時間里,這些位列全球10大互聯網公司的中國科技巨頭專注于各自領域的發展。然而過去6個月,這些公司開始了瘋狂的收購,在所有可以想到的市場中展開相互競爭。這些公司的擴張反映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快速發展,而互聯網的發展已挑戰了中國傳統的國有經濟。
兩方面因素改變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形勢。首先,以市值和營收來看,互聯網已成為中國民營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個領域,互聯網公司持有大量現金。其次,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競爭。目前,中國近5億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用戶只要花費50美元,就可以獲得上網渠道。
市場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的亞瑟·科羅布(Arthur Kroeber)表示:“以往,這些公司有著不同的領域,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它們向同樣的模式集中,造成了更多的業務重疊。這就是當前的競爭所在。”
近期大部分收購都與移動互聯網有關。百度去年7月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移動應用商店91無線,以吸引移動用戶。阿里巴巴持有中國最大的移動瀏覽器UC Web的股份。上月,阿里巴巴提出全資收購地圖服務高德軟件,對該公司的估值達到16億美元。此舉被認為是為了與百度的移動地圖應用競爭。
9天后,騰訊宣布收購中國最知名餐廳點評網站大眾點評網的20%股份。3月10日,騰訊再次宣布收購中國第二大電商公司京東(滾動資訊)的15%股份。隨后還有媒體報道稱,騰訊正討論將視頻業務與搜狐視頻進行整合。搜狐視頻是中國第三大視頻平臺。
去哪兒網是中國流量排名第一的在線旅行網站,而百度持有該公司股份。去哪兒網的詹娜·錢(Jenna Qian)表示:“市場正趨向集中。企業希望提供最便捷的用戶體驗。一些公司會擔心:‘如果我不提供在線旅行服務,那么騰訊或其他公司會這樣做。’這些公司可能會獲得壟斷地位和豐厚的利潤率,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也是巨頭們急于收購的原因。”
易凱資本的王冉表示,BAT巨頭希望深入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只要這些領域能實現上網,并面向公眾出售產品或服務。他表示:“BAT希望7x24小時陪伴著你,希望了解你,與你約會,擁有你。”
J Capital Research分析師楊思安(Anne Stevenson-Yang)指出,中國互聯網巨頭正形成“科技企業聯盟(Tech Kereitsus)”。這一說法來自20世紀的日本,當時日本經濟被一些全國巨頭主導,而這些巨頭涉足了多個行業。她表示:“當中國企業發展壯大之后,公有和私有的差別已不是太重要。從各方面來看,這些公司已形成了互聯網部門。”
? ? ?深入傳統經濟領域
BAT正在向傳統經濟領域擴張,其目標是變革當前低效的國有經濟領域,例如出租車服務。這些公司最大的目標是金融服務業。阿里巴巴去年秋季推出了貨幣基金余額寶,其收益率達到銀行存款利率的數倍。到今年3月,余額寶在推出9個月時間里已吸引了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騰訊也推出了類似的貨幣基金理財通。百度也已通過理財業務推出了同類產品。
不過,中國互聯網巨頭進一步開拓金融服務市場的努力已遇到阻力。上周,中國央行叫停了阿里巴巴和騰訊發行的虛擬信用卡以及二維碼掃碼支付服務。電信業咨詢公司BDA ?China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un Clark)表示:“他們正試圖跨過銀行這條紅線。在線市場幾乎沒有監管,而線下業務的監管非常嚴厲,遏制了一些活動。可以想象中國經濟中最低效的領域。在這些領域,這些公司將是最具效率的參與者。”
盡管效率較低,但國有經濟仍控制著中國經濟的大部分領域,這帶來了機遇。百度CEO李彥宏今年1月表示:“對我們來說,市場經濟的發展只有幾十年時間。在受到互聯網沖擊之前,我們的傳統行業還不是非常成熟。”零售行業正是這樣一個領域。阿里巴巴董事長馬云近期表示,美國消費者往往將電子商務視作線下零售業的補充,而中國消費者已將天貓和淘寶視為唯一的購物渠道選擇。他表示:“在中國,由于商業基礎設施較差,電商成為了主流。”他預計,電商在中國零售業消費總額中所占比例將達到30%,遠高于當前的6%。
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部分私人財富都得益于對國有經濟的參與,不過互聯網正在改變這一點。隨著百度在美國的股價上漲,李彥宏去年12月成為了中國首富。彭博社億萬富翁指數顯示,當時李彥宏的身家達到122億美元。1個月之后,李彥宏被騰訊CEO馬化騰超過。騰訊股價的上漲使得馬化騰的身家達到130億美元。不過,在阿里巴巴今年赴美上市之后,馬云很可能成為新的首富。根據一些分析師的估計,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市值可能高達2000億美元。
如此高的估值已吸引了大量眼球。阿里巴巴的很大一部分營收來自廣告。雅虎目前持有阿里巴巴的24%股份,該公司每季度只發布關于阿里巴巴的4項數據,包括營收、毛利潤、運營利潤和凈利潤,而沒有提供更多細節。一名分析師表示:“考慮到我們對阿里巴巴的所知仍然不多,目前對阿里巴巴的估值是非常慷慨的。”而根據第三方機構去年的數據,騰訊QQ和微信的活躍用戶數分別達到8.51億和2.71億。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給出的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數僅為6.18億。
中國互聯網概念股的估值倍數仍低于美國同行。不過隨著全球互聯網行業逐漸受到認可,中國互聯網巨頭按市值計算已成為規模最大的民營公司。在中國,民營公司和國有公司之間的差別很模糊。民營公司同樣也受到國家的控制,而外國投資者很難對其施加影響力,而一些大公司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官僚主義現象。
楊思安表示:“中國有兩類民營公司。低層次的小公司沒有受到關注,但一旦公司規模做大,那么就需要確保與政府利益一致,否則很難生存。”
地域和文化差異
這些巨頭都有著自己的“封地”。騰訊位于中國南部城市深圳。阿里巴巴總部位于中國東部的杭州,而其關聯公司都在上海附近。位于北京的百度占領了中國北方。楊思安表示,這反映了中國總體的權力分配,而“經濟是政治的一面鏡子”。
BAT巨頭的規模已十分巨大,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因此其生存將得到保證。其中一家公司的一名員工將BAT公司比作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知名小說《1984》中的3個國家: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這3個國家均非常巨大,無法被徹底擊敗,但一直處于戰爭中。
過去多年,阿里巴巴阻止百度的搜索引擎爬蟲抓取其網站上的信息,并發展自主的搜索引擎服務。然而目前情況已發生改變,騰訊微信變成了阿里巴巴電商平臺最主要的威脅。因此,百度的搜索引擎爬蟲受到了阿里巴巴網站的歡迎。這名員工表示:“某天,大洋國與歐亞國發生戰爭,而后一天,大洋國已成為歐亞國的盟友。”
此外,BAT公司也有著不同的企業文化。百度是一家由工程師驅動的公司,而李彥宏出身硅谷。百度采取彈性工作制,沒有著裝要求,而員工也被要求不必相互使用敬稱。
騰訊則啟動了面向貧困人群的慈善基金會。該公司有著殘酷的競爭文化。例如,騰訊的兩款消息應用QQ和微信處于相互競爭之中。
一些前員工使用“狂熱”和“個人崇拜”等詞語來描繪阿里巴巴的氛圍。馬云曾表示,選擇阿里巴巴作為品牌名稱是因為易于拼寫,并被全球所知。而對馬云的崇拜已成為阿里巴巴公司文化的基礎。
在BAT公司的壓力下,如何獲得關注已成為中國二線互聯網公司的關注重點。今年1月,在年終聚會上發放了7輛奧迪轎車、1輛保時捷卡宴,并邀請了一名日本女優前來助陣。隨后,中國多家二線互聯網公司在活動上邀請了日本女優。
《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2月報道稱:“為何互聯網公司喜歡邀請女優參加活動?規模較小的公司希望聚會成為互聯網行業最大的新聞,獲得大眾的關注,而IT工程師喜歡女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