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與網絡技術結合的產物,近幾年發展迅速,已經融入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存在的風險也逐漸顯露。網絡技術的應用,致使互聯網金融風險集中于政策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擠兌風險等方面,而且比傳統金融風險更隱蔽和易于擴大。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金融這把“雙刃劍”,應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立法力度,盡快建立統一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法律體系,讓監管執行有法可依、責任明確。一是完善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趥鹘y金融制定的法律法規體系有效性逐漸減弱,與現有的監管理念存在不匹配的問題,致使部分互聯網金融行業發生事故時法律責任不明確,處罰依據不清晰,違規行為不能有效被遏制。應盡快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法律規范,加強對網絡信貸、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業務的約束,嚴厲處罰違法、違規現象。二是明確法律監管主體?;ヂ摼W金融的創新在于產品的重新組合和形式的改變,其本質就是傳統的金融產品,建議對互聯網金融企業和產品進行重新梳理和界定,分類明確其監管主體,其他機構配合監管。三是制定全面的市場準入辦法和管理制度。部分互聯網金融業務呈現“三無”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情況,致使非金融機構短時間內大量介入金融業務,增加了金融機構冒險經營的動機。為保障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和規范性,建議對申請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嚴格審查其準入資格,從源頭防范系統性風險。
創新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模式。形態虛擬化、運作方式網絡化是互聯網金融的特征,互聯網金融涉及的業務范圍廣而多,打破了傳統金融“分業監管”的模式,出現交叉重復監管或是監管空白,改變和創新監管模式是適應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是加強國際合作?;ヂ摼W金融已經超越國界的限制,快速進入全球化發展,監管部門必須改變傳統的監管模式,加強與國外監管機構的溝通和協調,積極與國際間的監管組織合作,打擊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的洗錢、詐騙、資金非法轉移等違法行為,打造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環境。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有效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獲取信息渠道匱乏,不僅制約著借貸業務的發展,也加大了融資貸款的風險。應設立全面的信息共享系統,披露各金融機構的財務指標、經營狀況、風險控制等信息,完善個人征信信息,給借貸雙方提供有效的平臺進行信息查詢,以利于防范風險。三是實施針對性監管?;ヂ摼W金融企業模式存在差異,所涉及風險不完全相同,需要在統一的監管體系下,根據企業風險特征實施針對性監管。
健全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內控機制。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關鍵在于建立和完善內控機制,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彌補與糾正。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是設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風險控制對于互聯網金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掌握風控技術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生存的防火墻,也是推動互聯網企業成長的助力器。各互聯網金融機構應該設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或是借助第三方咨詢服務等,建立信用評級系統,構建內部風險評估模型,建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預警機制,設置專人專崗進行實時監控和識別。二是規范新產品設計。金融產品都是風險和收益的綜合體,網絡交易的隱蔽性、匿名性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風險?;ヂ摼W金融機構在設計新產品時,應當重點考慮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謹慎選擇投資方向、方式,在產品的收益和風險中找到平衡點,在源頭上防范出現集中贖回造成的流動擠兌風險。三是建立和完善風險準備金提取制度。根據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規模大小、產品性質、風險承受能力等情況,制定合適的風險準備金數額并足額提取,以充足的撥備和較高的資本金抵御流動性風險。
大力培育復合型人才。互聯網金融在我國是新興業態,應大力培養“互聯網+金融”的復合型人才,促進形成互聯網金融合理、健康、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一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金融機構應對現有金融從業人員進行互聯網專業知識的培訓,例如:搜索引擎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云計算技術等,與金融知識和實踐經驗有效融合,切實提高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二是舉辦互聯網金融研討會。邀請互聯網金融的專家、學者以及成功人士參加研討會,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探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產品規范、風險控制等問題,為復合型人才的培育提供專業指導。三是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隨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快速擴張,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各高校應盡快將金融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有機整合,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投資者是風險的最終承擔者,個人信息遭泄露、投資資金蒙損失、個人信譽受影響都是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帶來的直接后果?;ヂ摼W金融的發展帶來了豐富的投資理財產品和便捷的融資渠道,如何在“風險收益”框架下,讓投資者做出合理選擇,是值得重視的問題。一是推廣互聯網金融知識的普及?;ヂ摼W金融理論中含有大量專業詞匯,非專業投資者很難理解其中含義,建議組織互聯網金融專家,利用網絡、報紙、電視等媒介,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結合典型案例的分析來向大眾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幫助投資者深入了解互聯網金融。二是注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教育。投資者往往只看重互聯網金融的高收益性,而對其風險卻不夠重視。同時,在進行相關操作時風險防范意識不強,有的甚至遭到損失。因而,應該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提高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三是推動多元化的投資方法。投資門檻低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共同特性,在相同資金的前提下,投資者可以選擇多種投資方式,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資產品中去,避免被單一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所左右,降低非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