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再推遲實施的電信業營改增問題,知情人士透露,三大運營商的這一稅制改革會在6月1日開始實施,一旦實施,將對三大運營商的一些營銷行為產生深遠影響,三大運營商的收入和利潤都將大幅下滑,連營銷方式都需要大力變革。
電信業營改增有望6月1日實施
事實上,這已是電信業營改增第三次被推遲,此前兩次分別是2013年9月和2014年1月。此前2014年1月1日,鐵路和郵政業納入營改增,市場期待中的電信業卻未出現;今年兩會期間,國家財政部在提交今年全國“兩會”審議的預算草案報告中曾提出,將抓緊研究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范圍的政策,力爭今年4月1日實施,但實際上納入營改增的電信業仍未露面。

電信業營改增一直爭議很大,因為電信業適用3%的營業稅,但國家稅務部門希望提高到11%的增值稅率,三大電信運營商覺得11%太高,據悉,結果很有可能是,三大運營商的稅率將由3%的營業稅變成部分11%、部分6%的增值稅,即基礎電信服務適用11%的稅率,增值電信服務適用6%的稅率。
從表面上看,電信業營改增涉及的企業很多,電信服務包括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服務?;A電信業務是指提供公共網絡基礎設施、公共數據傳送和基本語音通信服務的業務,主要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13.81, 0.04, 0.29%)、中國電信(45.42, -0.11, -0.24%)3大運營商運作。而增值電信業務是指利用公共網絡基礎設施提供附加的電信與信息服務的業務,如視頻電話、呼叫轉移等,因此,除了3大運營商之外,還有2萬多家企業。
但實際上,由于三大運營商是產業鏈的總上游,電信業營改增之后,三大運營商為了降低稅負,必然要求所有供應商都必須提供帶有增值稅的發票,這就涉及到了所有為三大運營商提供服務的企業,未來凡是不能提供增值稅發票的企業估計都將難以與三大運營商合作。
收入和利潤都將大減
但不管怎么變化,三大運營商的日子都將更加難過。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電信業實施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的價稅分離會導致營業收入下降。經測算,如果不能通過提價等方式實現稅負轉嫁給消費者,運營商現有收入約10%的部分將轉變為稅,直接導致收入指標下降。如果適用11%稅率,收入指標下降約9.8%。中國移動集團按11%的稅率進行測算,預計營改增將導致主營業務收入減少超過9%。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2013年,基礎電信業實現電信業務收入1.17萬億元,同比增長8.7%;即便按照9%的業務收入減少額來計算,三大運營商的收入也將一年減少1000億元以上。
但無論三大運營商如何抱怨,營改增這一稅制改革都將實施,根據國務院部署,到2015年我國將全面完成營改增,營業稅將成為歷史。
運營商大贈實物的營銷模式將改變
而且,此次稅改將對三大運營商的競爭手段產生致命影響。
目前,三大運營商在競爭中均大量使用各種促銷手段,如充話費送手機、積分換物品等。之前,根據規定,以業務銷售附帶贈送實物業務,不征收增值稅,其進項稅額不得予以抵扣;附帶贈送實物不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不征收營業稅。當電信業改征增值稅后,“以業務銷售附帶贈送實物業務”有可能會“視同銷售”計繳增值稅,即預存話費送的手機、禮品,有可能視同銷售,要計征銷項稅額。
而且,如何計算稅率,也將是非常復雜的事情,因為多數運營商手機套餐都包含有語音通話等傳統電信業務,也包括短信、流量等增值業務,那這種套餐到底適用哪種稅率?如果上網流量適用增值電信服務、適用6%的稅率的話,那估計今后運營商將大部分推手機上網流量套餐,語音套餐將被冷落。
因此,為避免稅負過重,三大運營商今后的預存話費送手機和禮品不可能像現在幅度這么大,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