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寫過《深度分析:新浪微博上市前景如何?》,還寫過《微博估值偏低,或緣于功能誤讀》,現在微博真的上市了,在此繼續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一、上市給微博帶來的契機
據新浪之前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微博月活躍用戶1.438億,日活躍用戶6660萬,號稱中國活躍度最高的社交媒體。據悉,微博上有超過8萬個政府機構和官員的微博賬號、70多萬個個人認證賬號和40多萬家企業認證賬號,在政府、企業、明星名人與普通網友的互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應該承認,上市不僅證明了微博的獨特價值,也將進一步鞏固微博在社交媒體領域的領導地位。微博上市后,其發展之路會更從容,預計所籌資金將用于技術和產品開發,有望把微博的用戶體驗做得更好。
有了錢后,微博可能不再像此前不停試錯,而可能進行功能聚焦,集中于微博的優勢,專注于優勢功能,以加強微博高價值信息的傳播與互動,進而提高信息流動的效率。新浪為微博找到了一個名號——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
上市后,獲得資金支持的微博,可能對商業產品進行針對性開發,對微博營銷和微博廣告的效率加以提升,以優化商業模式,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二、微博上市后十大發力點
談到微博的商業化,估計上市后微博會有以下發力點:
1、繼續打造“瀏覽-興趣-下單-支付-分享”的營銷閉環。此舉是讓企業可以在微博完成一站式營銷活動,使微博成為社會化電商主陣地。不論之前的小米、樂視及某品牌汽車的微博營銷,還是近期的魅族微博叫板小米,抑或是極路由微博首次開放購買,三小時入賬百萬,樣板效應都會陸續吸引更多廠商加入。
2、微博的原生廣告和電商廣告將成為新增長點。隨著微博營銷閉環優勢的不斷顯現,微博可能吸引更多商家,并將打通新浪、客戶端和微博,廣告手段將更豐富,廣告價值或將得以提升。其中,原生廣告和電商廣告將成為微博收入的新增長點。
3、移動端廣告將有較大發展空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及微博營銷閉環的建立,商家在微博移動端營銷行為將不斷增加。目前,微博移動端的用戶使用時間和廣告收入不成正比,估計上市后情況將有望出現大的改善。
4、大數據授權使用的收入將增長。這符合我的多次呼吁,即如何發揮新浪微博、門戶及投資方(如阿里)的大數據優勢,使基于平臺用戶規模和活躍度的大數據使用授權或精準信息推送成為微博收入新的增長點。
5、中小V扶持計劃將進一步落地。畢竟中小V是微博堅實的脊梁,預計微博將通過“中小V扶持計劃”重塑微博傳播鏈條,提高優質內容傳播效率,并通過投放精準信息的方式與中小V共享微博發展的成果。
6、微博粉絲服務平臺的價值將顯現。預計微博將通過“粉絲服務平臺”讓政務及企業微博都能更好地服務于其粉絲。其中,政務微博將更接地氣,以通過微博推送或自助查詢服務于民眾;企業也將借些打造社會化營銷新模式,通過精準推送及客服互動提供更好的服務。
7、微博臺網聯動效應將顯現。“微博+電視臺”的組合投放,將在上市后讓微博顯示出更豐富的使用場景,呈現更廣闊的營銷前景。微博與電視節目的合作模式預計將加速在三四線城市的推廣,進而使微博及電視臺形成聯動效應。
8、微博將在大事件傳播中發揮中堅力量。從今年春晚,到昆明傷人事件,再到文章“出軌門”等等,不斷吸引網民關注微博熱點的動態,裂變式傳播的優勢明顯體現。相信上市后,微博將繼續發揮此優勢,因為這無疑可以刺激活躍度的提高。
9、微博將在話題中發揮開放討論的優勢。微博的話題討論是公開的,任何一個用戶都可以參與某話題的討論,這使得微博討論更開放,參與人更多,傳播更廣,新穎的觀點也更多,這是保持微博活躍度的另一條有效途徑。
10、微博其他想象空間的衍生。不斷創造想像空間將是微博上市后必然要做的事兒。其中,微博支付開放申請后將帶來音樂、圖書等個人及名人的自銷售,體現微博特點的眾籌、微博互聯網金融等也將可能有不小的想像空間。
總之,微博已經與許多中國人的生活相伴,也為企業、機構與政務部門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傳播及服務平臺。上市絕不是目的,而是新的開始!希望微博——而今邁步從頭越,再接再厲自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