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百度宣布全面下架P2P網貸平臺官網已經整整一周,5月5日,記者通過百度搜索“P2P”發現首頁頂端百度方已經給出“溫馨提示”:“不良P2P網貸平臺常以高額收益吸引投資,投資人權益難以保障。為保障網民利益,百度全面清理不良P2P網貸平臺,并協助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網絡欺詐。網友如發現不良P2P推廣平臺,歡迎舉報。”
記者采訪多名業界人士,對于百度的做法,有人認為百度作為主要信息來源的“引渡口”具有清理整頓的義務,也有人認為作為一個信息承載平臺,該做法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百度做法引爭議
旺旺貸的跑路讓百度對于P2P網貸平臺的神經一下敏感了起來,4月28日,百度宣布全面下架P2P平臺官方鏈接,相關推廣活動也幾乎全部停止。
一石激起千層浪,多位業界人士對百度的這一做法并不認可,認為百度作為信息平臺單方面更改“游戲規則”的做法屬于“霸王條款”。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資本律師王藝在其官方微信上指出:“百度單方終止合同,需核查是否有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如無,則屬于違法解除,P2P公司可要求繼續履行合同。”
一位曾經與百度簽訂推廣合同的人士對記者表示,雙方簽署的推廣合同形式非常簡單,并不屬于嚴格格式合同,且合同隱含附屬百度自身的業務規則,但這一業務規則的相關細節并沒有為甲方具體列出,作為服務接觸方無法了解百度是否變更了業務規則。
對此,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成軍表示,被推廣者與百度是平等的民事主體,要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其中一方才能變更合同。“作為提供推廣服務的百度突然改變業務規則,僅告知一聲就單方面下架,并不十分合適。”
清理活動治標不治本
百度的做法在法律層面有待商榷,但是業內人士不乏支持,草根投資創始人張文斌對記者表示:“百度并沒有針對某一家企業,而是采取全面清理的措施,以信息平臺的角度清理某些不合規P2P網貸企業,保護了投資者的權益,從這一角度來看百度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是利大于弊。”
此次百度大面積下架P2P網貸平臺的行為與此前“網民權益保障計劃”及“信譽V”計劃的目的一致,清理互聯網金融的投資環境,保障投資者權益。但張文斌表示,這種清理活動治標不治本,想從源頭控制投資風險還要靠投資行為主體即投資者自身,要提升投資者判斷標的真實性和抵抗投資風險的能力。“如果網站信息披露程度極低,沒有將借款合同、打款證明、抵押物等相關信息公開披露,那么這個標的的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
一位業內人士還向本報記者表示,從P2P網貸平臺官方頁面也能發現許多“漏洞”,“在P2P行業里,很多公司的程序并非自主開發,而是從淘寶上直接購買,這樣的程序存在很多潛在風險,容易受到黑客行為的攻擊,十分脆弱。”
記者在淘寶搜索框輸入“P2P網貸系統”,共出現186條售賣信息,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售賣的內容包括整套的網頁源碼以及系統的二次開發。其中,銷量和人氣最高的是認證地在山東菏澤、名為“群星源碼”的店鋪出售的一款名為“P2P網貸信貸系統包”產品,30天內共售出36件,其中交易成功31件,成功率高達86%,93條商品評價中幾乎全部是好評。“這樣混雜在行業中的P2P網貸才應該是百度清理的重點。”
上述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一些軟件公司給P2P做外包,開發的程序沒有誠信保障,而且開發出的頁面具有一定的"常規性",頁面僅包含公司的logo、基本的標的等"標準內容",沒有特色可言,具有一定的辨識度,投資者可以多比較,增強辨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