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虛擬運營商抱有太多的幻想,這本沒有錯,但正如媒體對于鐵塔公司的熱炒一樣,如果把打破壟斷的帽子扣在虛擬運營商的身上,那虛擬運營商真的戴不起來,甚至會變成緊箍咒。中國的通信市場雖多被惡評,但中國通信事業這些年的發展成就卻不容抹殺,在民營的房地產、醫療機構、學校把房價、藥價、學費炒成天價的時代,只有通信的資費在持續降低,虛擬運營商的加入只會加速這一進程,而不是帶來這一改變。
虛擬運營商們現在都對未來充滿了期待,都表現的信心滿滿,但這樣的信心要變成沉甸甸的入庫銀兩,恐怕還需要經過太多的努力,雖然這些虛擬運營商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和成功人士,可在通信市場畢竟是新兵,即便招贅了運營商的人馬來管理,也需要各方的磨合協調,形成戰斗力仍需時日。
當然,很多虛擬運營商都是不差錢的主,甚至是窮的只剩下錢的土豪,估計有很多的企業已經做好了互聯網思維的準備,在幾年的時間內去燒錢,根本沒有將贏利納入視線。這一方面是其初期用戶數不會太多,燒錢也有限,二是燒錢得到的用戶會提升其原有業務線的競爭力,這些收益可以彌補,三是燒錢帶來的規模一樣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來拿到更大的回報。
不過,虛擬運營商在這方面的燒錢卻很危險,與互聯網行業的燒錢不同,虛擬運營商的資金投入換回來的市場并不穩定,太多的直接競爭者與基礎運營商這個兜底者都不會給虛擬運營商個體以更多的生存機會,單純的燒錢并不一定會起到互聯網行業的效果。
更重要的,很多虛擬運營商有點虛火攻心,在營銷上表現的非常急躁,忘記了虛擬運營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行程。互聯網行業具有的發展客戶的優勢遇到通信運營這個最佳的商業市場很難接地氣,越是先發的公司越可能被后來的公司擊敗,越是不冷靜的公司越會被冷面巨人拿下。我們看到的是,阿里這個巨人在通信運營一直相對低調,估計是在靜觀其變,準備下山摘桃子。
通信運營是個系統龐大的基礎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在現在移動互聯網媒體環境下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虛擬運營商應該把更大的精力放到后臺建設上,放到差異化競爭力的打造上,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更是多在營銷前端的不斷高調宣傳,重營銷輕建設的虛擬運營商肯定會被淘汰出局。
多達幾十家的虛擬運營商首先是要活下來,而且是要在同行的競爭中生存,這時候主要不是與基礎運營商拼資源搶客戶,而是要在虛擬運營商之間形成自己的特色與競爭力,只有經歷了初期物競天擇之后的虛擬運營商才會有機會成長為與基礎運營商具有一定分庭抗禮能力的運營商群體中的一員,而這個群體的成員名單不會太長。
最近一段時間,陸續的很多虛擬運營商已經開始發布品牌,還有的已經正式放號,已經開始出現了很多不好的市場方式。最嚴重的,連中央媒體都在通過拔高來有意無意的傷害虛擬運營商。
虛擬運營商們都在宣傳一個比一個的低價,一個比一個的開放,一個比一個的流量不清零,一個比一個的免費,但這些資費套餐等等在宣傳中卻是不完整的,那些免費和低價都是有前提條件和配套設計的,也就是說,這些低價優惠和超出運營商承諾的服務都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享受??涩F實中,虛擬運營商都在宣傳中刻意的回避,只是將亮點當成噱頭在宣傳,而很多媒體也為了打擊運營商而斷章取義的進行報道。
要知道,這種宣傳方式是違法,等同與虛假宣傳。通信運營是個嚴肅的行業,多年來已經被非??桃獾墓芾矶袒?,用戶在初期可能對虛擬運營商按照互聯網公司的標準來寬容,但這種寬容將很快消失殆盡,虛擬運營商這種宣傳方式將招致用戶投訴與行業管理,后果不言自明。
虛擬運營商作為通信運營的后來者,作為與基礎運營商合作的轉售企業,是必須要遵守基礎運營商制定的游戲規則,一味的將顛覆基礎運營商掛在嘴邊,或者真有此企圖,怎么可能獲得行業生存發展的最核心動力?
通信運營是個靠內功來進行的長期可持續的行業,僅僅靠噱頭絕對無法長期生存,那些有大志于此的虛擬運營商們應該扎實管理、冷靜出手、真實宣傳、做好服務,首先在同行競爭中幸存,然后才可圖與三運營商齊名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