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低價+電商”的互聯網手機模式是個坑

“低價+電商”的互聯網手機模式是個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15 09:57  瀏覽次數:13
  開年至今,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像打了雞血似的,新品層出不窮。無論清明假期還是“五一”假期,不少行業內的小伙伴們壓根就沒有消停過,更別說安心度個假期了。一方面,他們要為自己的新品推出做前期準備、后期跟進,另一方面還要看友商們怎么做,自己又該怎么應對。
 
  無獨有偶,除了極少數產品外,整個上半年手機行業被一個關鍵詞貫穿其中— 互聯網手機。四年前,雷軍創立的小米科技推出小米手機,并提出要以互聯網思維來做手機。發展至今“互聯網手機”仿佛變成了一套理論體系,指導著包括“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在內的大量國產品牌效仿。
 
  到底怎樣的手機才算是互聯網手機?雷軍在推出第一代小米手機的時候就提出,“小米未來要靠互聯網賺錢,而不是硬件本身。”發展過程中,小米手機的硬件絕對是賺錢的。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小米今年能完成定下的目標,其基于M IU I的生態將坐擁超過1億的用戶群,假設在這1億人每人身上賺2塊錢,就是2億的營收,很典型的互聯網盈利模式。
 
  可其他做互聯網手機的品牌呢?你會發現其實沒有一家真正在走互聯網模式,他們理解中的互聯網手機是另一個概念—這種概念有兩大特點:一是低價高性能,二是通過電商平臺來銷售。如今許多手機商對此趨之若鶩,因為它一方面有互聯網的味道,另一方面也能解決重要的歷史問題— 傳統渠道與電商渠道左右互搏。
 
  過去,手機商大都走運營商渠道和社會代理商渠道,優勢是運營商能提供話費補貼,代理商能把產品推銷到更深入的地級市場。缺點是手機商推什么產品,要看運營商的需求。走社會渠道則要給代理商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不然手機價格下不來。
 
  而當電商渠道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在小米手機天天“遭搶”的現狀下,傳統手機商們集體動了,“我們也要做互聯網手機!”于是人們看到,到了今年上半年,傳統品牌對互聯網手機的熱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點。
 
  如今,這種單純以“低價”和“電商”為紐帶的模式已然成為了“互聯網手機”的主流模式,但身處其中的從業者們卻開始變得憂心忡忡起來— 手機賣了不少,錢沒怎么賺到,其本質還是個大坑。
 
  “五一”假期剛過,一位在國產手機企業內部負責互聯網產品線的人向我表達了這樣一種情緒:“我們現在在做的互聯網手機都是在同樣的配置上拼價格,然后通過電商平臺出貨。一頭壓成本,一頭降低渠道費用,從中攫取利潤差價。”他認為,和過去相比,除了銷售渠道從線下變成線上,商業模式的本質沒有任何差別。而一味的低價格甚至開始動搖自己的品牌形象,讓部分原本有可能賣出好價錢的產品,也在互聯網手機之爭中淪為了炮灰。
 
  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在一次與消費者BG(含華為及榮耀智能手機)高管的談話中也有過類似的表述,“你們說要做世界第二,我很高興。為什么呢?蘋果年利潤500億美金,三星年利潤400億美金,你們每年若是能交給我300億美金利潤,我就承認你們是世界第三。你們又說電商要賣2000萬部手機,純利潤是1億美金,一個手機賺30元,這算什么高科技、高水平?”在此之前,華為推榮耀品牌互聯網手機硬撼小米,頗受關注。但從任正非的言論看,他似乎并不認為這種有量無利潤的商業模式,代表著先進的互聯網生產力。
 
  另一個例子,在2013年國內手機品牌的盈利表現中,VIVO在三甲之內,同時VIVO又是唯一一家未涉足互聯網手機品牌的企業,產品價格在2500-3500元區間。其首席市場官馮磊闡述的邏輯是,“我們的企業文化核心是本分,從這個意義上講,VIVO現有三大產品系列都是圍繞消費者需求來的,只要你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價格并不是特別的敏感。”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