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草莽氣息的中國互聯網江湖豪杰中,最具有爭議性的話題人物,除了雷軍這樣的行業顛覆者外,還有一個被稱為紅衣戰士,以破壞者身份闖入圈內的周鴻祎。
不過,最近業內媒體大肆撰文說他老矣?已不復當年之勇,尤其在移動戰略中他已成為流云看客。因此,在閉關了幾個月之久后,周董終于忍不住站出來發話了,以一番“海里的鯊魚不會到陸地上和獅子去拼”的言論,為360未來的發展定了方向,那就是專注安全,而非四面出擊,去爭取TABLE這樣的巨頭大鱷身份了。

是的,外界質疑的輿論加上最近快播因為傳播色情的負面罰款,作為知名天使投資人的周鴻祎顯然有點扛不住了:或許這一次真的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但又絕對算不上一個高明的決定,無奈夾雜骨子里面的不服輸與穩定軍心的出發點或許是周鴻祎寫這封內部公開信的初衷吧?
現在來看,360走到這一步才猛然覺悟,其實在出發時已然迷失了自我的方向。此時不知為時不晚否?
一、現狀:整體戰略布局亂,硬件也無突破
這些年來,首先在移動互聯網幾個高變現率的領域中,360非常明白自己比較擅長的可能就是應用、游戲分發了。但憂慮的利弊也恰恰是這里,在百度收購91之后,無論哪方面出具的數據,360在應用分發上均落后與老對手百度系的產品,雖說42%對30%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差距,但是留給老周可對資本市場講的故事并不多。
搜索與分發,都被競爭對手蠶食嚴重,同盟合作伙伴幾乎沒有,因此360在其他方面打出了很多張牌挽救,譬如隨身WIFI、雷電搜索,但是卻并沒有起到顛覆格局的效果。可惜老周那時還沒有明白,這些東西在當時的市場是無法力挽狂瀾的。
其次,360在硬件終端的拓展上做過很多嘗試但可惜都不理想。曾在科技自媒體上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消息:《你算過360出了幾款智能硬件了嗎?》文章云云盤點出了360的隨身WiFi、兒童手環等,以及前幾個月抄襲發布的360智鍵,末了還點評:說不定,360智能眼鏡會比360智能手機更有可能到來。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些在360完全沒有硬件基因的情況下,也絲毫沒有下足狠勁想要做好硬件的條件下注定是無果的。無論是神秘的特供手機,還是毫無新意的路由器,都是主打“安全”品牌,但性能均未達到大眾期望值之上。路由器更是讓大家詬病,幾乎沒有特色。拋開以安全為重點之外,在客廳、存儲、云端、連接端都未有顯著亮點,雞肋產品十足。
在硬件方面,老周曾公開承認自己做不過老鄉雷軍。未來移動設備的軟硬件結合點在哪?一個是做底層操作系統,另一個則是布局生態場景。我們來看小米做硬件的思路,它的特點是,將硬件作為入口并在這個入口上增加強服務,形成生態小閉環。而這些,360在做之前都沒有考慮到這點。
截至5月21日,過去3個月內,360股價大跌22.3%,從124美元跌至80美元;而百度股價跌幅僅8.7%,考慮中概股普跌背景,大部分投資人顯然更看好它對手百度的前景。
二:應對:抓住“安全”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回顧以往360利用本身優勢與百度等巨頭“掐架”的過程中,雖越挫越勇,但它幾乎每次都聰明將口水戰場轉為自己產品的宣傳陣地,并在此過程中實現了業務的增長。如今,似乎再依靠搜索、分發業務等產品已經不能“戰爭”了,善于打閃擊戰術周鴻祎的思路正在發生巨大轉變。
“中國有兩類公司,一類是帝國,三大巨頭都有帝國夢,所以他們做全產業鏈、互相侵入。而360不是巨頭,我也不是一個有能力構造帝國的人。” 周鴻祎終于低下了頭來說了一句實話。他這不是謙虛,而是識時務、量力而行。正如他自己分析總結的那樣:從時間上講,360的歷史比巨頭們短一半;從體量上講,阿里和騰訊都是市值過千億美元的公司,是360的十倍以上;從收入來講,360與巨頭們也有差距。
于是,周鴻祎將目光放在了360未來策略的制定上,更主張把自己的事兒做透做專注。“過去巨頭很安靜的時候,我們挑戰了巨頭,現在巨頭都驚醒了在發力,我們不能去死扛。所有的戰斗都是體力的消耗,我應該休息一下了。”
與百度、阿里等巨頭追求業務廣度不同,360這次決定選擇集中火力猛攻一個點,這便是周鴻祎口中的那事兒——“安全”。
在周鴻祎的策略布局中,360未來將會把安全的概念滲透和植入到各終端和業務,以安全拓展自己的業務外延。他所理解的是,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時候,安全作為大數據的基礎設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360要做的就是把其擅長的安全做到極致。不僅要解決消費者的安全問題,還要解決企業的安全問題。
三、分析:360為何急于回歸安全為核心?
更進一步看,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注重安全層面來講,起家于安全的360本身又和更容易產生價值的電商、O2O有一些距離,強行切入又不現實,使得即便是手上有流量和用戶,但是卻又無法變現和轉換,只能淪為工具型產品,這也就是為什么周鴻祎這一次會寫信表明希望360的價值從工具、渠道轉移到安全上來。
畢竟安全業務哪怕是在個人消費級市場不會有太大的爆發,在未來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級市場也自然會有一個不錯的增長。當然,360在這方面和那些悶聲發大財的安全公司相比能有多大優勢,現在還不好說,要知道這是一個更強調技術而非營銷或者商業模式的市場。
其實相比之下,相似模式的搜狗同樣也面臨著這樣的窘境,甚至比360更加嚴重,不過背倚騰訊這棵大樹,王小川倒是比周鴻祎要稍稍淡定些。
話說回來,當下周鴻祎此信一出,戰略、眼光遠不如以前先鋒激進了。極具攻擊性的狂奔吶喊后,老態的身軀與斗志已然畢現。至于能否東山再起還不好說,我們拭目以待吧。正如同堂吉訶德式的人物更多的只會存留在小說中一樣,悲劇般的死磕也遠不如適時地反省和駐足。
當然,從老周這一次的反思來看,或許他也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很多企業就是面臨太多誘惑而迷失了自己。360此前什么都嘗試,什么都做,什么都挑戰的思路并不能起到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奇效,反而將公司帶入了一個發展方向并不明朗的迷惘期。倘若成不了最后的那個通吃王者,與其打腫臉充胖子,倒不如知難而退,做自己更擅長熟悉的東西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