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圍繞著生活服務和O 2O的競爭快馬加鞭。昨日,支付寶正式對外公布了名為“未來醫院”的計劃,首家試點醫院選在了位于珠江新城的廣州公立大醫院,而落實這一計劃的載體則是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未來醫院可以調用支付寶錢包的開放接口,包括賬戶體系、移動平臺、支付及金融解決方案等。
在此背后的爭奪,是微信與支付寶圍繞“公眾號”的一場較量。微信坐擁龐大用戶群體和強大的社交能力,而支付寶錢包則強調其擁有“現金 流”的 賬 戶 體系,具有天然的資金管理能力,是更為直接的交易平臺,兩者之間的競爭愈趨激烈。
“未來醫院”廣州率先試點
支付寶昨日宣布的“未來醫院”計劃將率先在廣州試點,并依靠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平臺來推進。南都記者了解到,未來用戶只需要在支付寶錢包中添加該醫院的服務窗,并綁定醫院診療卡號后,就可以在里面完成掛號、繳費,查取報告等一系列移動就診流程。該服務支持所有科室、醫生掛號,并且可以用支付寶付款完成掛號確認。
今年5月,阿里系移動端兩大平臺之一支付寶推出開放平臺戰略。南都記者從支付寶方面獲悉,截至目前作為開放平臺重要載體的“服務窗”功能已經吸引超過300家企業入駐。除銀行服務、繳費服務、手機通迅服務三大類外,服務窗還吸引了括麥咖啡、銀泰、屈臣氏、7- E LE V E N等品牌商進駐,覆蓋醫療健康、交通旅行、零售百貨等多個領域。
據了解,支付寶錢包“服務窗”前身為支付寶公眾服務平臺,而服務窗升級后,將進一步從支付寶這個流量入口為商戶帶去新客源,高轉化率,既作為一個虛擬的交易窗口,同時也是一個后續的服務窗口。
根據了解,支付寶最核心的能力是支付能力和發現用戶。其中發現用戶的方法包括三個,一是根據用戶在P C端的瀏覽數據來進行推薦,二是實現“支付即關注”,用戶在商家消費后即推薦關注商家,三是通過“電子圍欄技術”,比如通過W IFI、G PS遠程定位等技術告訴商家哪些用戶進店,并及時推送優惠服務。
支付寶無線事業部負責人劉樂君向南都表示,支付寶沉淀了大量用戶支付能力數據,服務窗是基于此推出的。而有商家則向南都記者透露,支付寶更傾向于“純商業平臺”,適合作為直接的交易平臺,而微信則適合用來做會員管理和品牌傳播。
微信公眾號V S支付寶服務窗
另一邊,微信公眾號平臺一直是微信實現生活服務和O 2O的重要平臺。憑借微信龐大的用戶群和強大社交媒體功能,眾多商家都不約而同進駐微信公眾號平臺,在獲得流量的同時還招攬消費用戶。
除了京東高調宣布進駐微信一級入口、開發微信購物頻道,更早前大眾點評、滴滴打車和眾多電影院等企業都選擇與微信聯手。本月初,微信事業部正式成立,將微信O 2O業務納入其中。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內部郵件中明確,這個事業部是以微信為基礎,要建設成為移動互聯網的社交、開放和O 2O平臺。
從信息流和社交傳播能力上看,微信具有先發優勢,但微信支付仍處在初級階段,而在這方面支付寶錢包卻是駕輕就熟。
有商家對支付寶“服務窗”的轉化能力表示肯定。如1號店就稱,支付寶在P C端活動的抵用權轉化率(23%)高于1號店內的轉化率(7%),認為支付寶在移動端轉化率上會有一定效果。而金逸影城華北區市場總監萬儀娟則向南都透露,金逸電影去年12月入駐支付寶錢包服務窗,目前月產生票房額,已經占到金逸自有電商渠道的31%左右。
觀點:旗鼓相當的較量
如今,支付寶錢包大力發展公眾服務平臺,面對入局已久、搶占先機的微信,兩者之間會否掀起一場旗鼓相當的較量?5G創始人洪波告訴南都記者,支付寶錢包推出“服務窗”這一公眾服務平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抵擋微信公眾號平臺的一種應對措施。微信平臺是一個日常用戶活躍的平臺,而公眾號則能給用戶提供一個交流、閱讀,甚至購物的平臺,這一定程度上對單純作為支付工具的支付寶錢包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