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大氣粗的紅杉資本砸重金買下了整個賽道。”近日記者對多家投資機構采訪時獲得這樣的信息。
機構所說的,是在互聯網領域的大牌機構如紅杉資本,布局了全產業鏈。“投資即投賽道”這樣的時髦表述方式,也正是描述這樣的機構的。
不過,也有投資人私下告訴記者,不少互聯網領域的分支行業現雖然商業模式不清楚,收入不明晰,但只要有明顯的趨勢就會投,廣撒網的目的在于能確保總有一個被博中的概率。
砸賽道還是廣撒網?投資機構怎樣選?
兩種態度
互聯網的發展變化太快,這是大部分投資人的心聲。但基于這樣的原因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小投入廣撒網或是大手筆只投某幾個領域。
一般而言,互聯網行業的主要范疇為電子商務、網絡教育、網絡服務、網絡娛樂、網絡社區、網絡營銷及網絡金融。
一家本土人民幣基金的合伙人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對于互聯網行業發展方向的判斷不見得跟得上,但還是需要去布局一些方向,一旦在這其中有一個苗頭出來就能把其他的投資都收回來。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都不能少”。據上述合伙人透露,比如在線教育、互聯網金融、可穿戴設備等等,基本上只要已存在模式的互聯網分支領域他都會選擇一家企業,一個不落地做投資。
與此相反的是,也有一些喜歡去琢磨行業的研究型投資人,執著地只選擇幾個行業,而后者在賽道這件事上有自己的判斷。
賽道選擇
在普華永道不久前發布的中國TMT報告(下稱“TMT報告”)中顯示,單純從投資案例來看,互聯網最為活躍的子行業是電子商務與網絡服務。
對電子商務頗有研究的嘉御基金合伙人衛哲告訴記者,電子商務現已進入重型化階段,住房、裝修、汽車等傳統領域與互聯網結合的機會已產生。“之前這些領域不成功是因為時機未到,但隨著這些產品的主力消費人群逐步向85后轉移,這是一個巨大的信號。”
此外,衛哲還提到,在消費品領域借助互聯網領域獲得成功轉型也是個機會,但在這其中對于消費品的品類很有講究。“現已不可能去投資類似1號店、京東商城這類的電子商務企業,這類企業未來幾年都很難賺錢,砸更多的錢換來的是兩敗俱傷,而諸如DVD、相片打印這類的服務現已數碼化,這些已被互聯網徹底消滅,再投必死無疑。”
對于另一個活躍的子行業網絡服務,在上述TMT報告中提及,這與網絡服務覆蓋范圍的廣泛密不可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網絡服務投資金額和投資數量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有提升,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與2012年同期相比投資金額增幅高達244%。而在網絡服務中最為活躍的是網絡旅游服務,占總量的21%。
一直在關注在線旅游板塊的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勛提及,中國人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保持每年20%的增速,這個大趨勢在推動行業發展,行業前景已很清晰。
重點賽道
普華永道中國科技行業主管合伙人高建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在判斷賽道這個事情上,有一個原則就是只要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嫁接,用技術可以吸引用戶并解決降低成本問題的分支領域肯定都會冒出來。”
高建斌表示,其實有幾個分支領域已現端倪,他舉例說,比如在無線領域的移動娛樂、移動營銷及移動教育。
他尤其強調了移動娛樂。在他提供給記者的數據中顯示,在去年下半年國內投資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投資金額有一半的資金投向了移動娛樂,其中包括手機視頻、手機音樂以及手機游戲等。去年下半年移動娛樂投資數量為40起,投資金額為2.29億美元,投資額與2010年全年相當,并約為2013年上半年的9倍。“這已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各家機構去年對于該領域的投入說明大家對此一致看好。”
此外,對于教育行業而言,他提及,只要企業能打破教育資源配置的瓶頸,突破傳統教育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就有戲。“一旦資源通過互聯網能被無限擴大,就會有很大的可塑性。”
與此同時,他還注意到,移動營銷最近發展很快,在對目標用戶有效抵達方面頗具影響力。“移動終端廣告特點為精準度高、針對性強,根據個人興趣、消費習慣以及當前所在地信息等做廣告推送,其效果明顯優于互聯網廣告。”他說,不過現階段的問題在于手機的界面有限,用什么樣的模式去做仍存在想象力,這其中的不確定就會有投資的空間。
解密初衷
對于砸賽道還是廣撒網,投資機構背后的初衷其實不盡相同。前文提及的一家本土人民幣基金的合伙人向記者直言,在互聯網領域內幾乎每個賽道都布點實質是為了確保投資的安全性。
但在符績勛看來,“現在有些趨勢其實是看得比較清楚的,這時在賽道里選怎樣的車就是對投資機構的考驗。”他認為廣撒網不見得一定就會有收獲,每個分支領域都有無數的企業,但最終冒尖的只能是個別,如果看不準這些冒尖的企業同樣不會帶來大的投資回報。
那么,在已看清趨勢的前提下,往賽道砸重金是否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據記者了解,有個別投資機構現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同一領域已投資多家企業。但符績勛認為這種做法同樣會有風險,“砸賽道時需要注意的是對這個行業有競爭關系的創業者來講很容易產生沖突,如何處理所投項目之間的競爭關系,做好平衡是個投資難點。”
衛哲也不贊同這樣的做法,他說自己喜歡一個行業同一業務的企業只投一家,一個行業死頂一家。“一套方法只能用在一家企業身上,買多了相互之間容易撞。”
對于砸賽道的做法,高建斌認為很多時候投資機構的用意還是在做階段性的投資。他以手游為例,“這是一個大家都認為賺錢的行業,但手游企業要想上市很難,所以在投資時那些機構看中的一定是在這一特定的階段,被投企業能呈現一個快速成長的趨勢,它是一個資本接力的過程,看重的是階段性的投資回報。”
此外,他補充道,手游的生命周期與其他TMT細分行業有區別,單個產品周期往往較短,只有3~4個月,雖然去年手游行業被資本熱炒,可如果撇去那些盲目跟風者,其實投資機構的著眼點還是在企業團隊身上。“在投資機構決定注資手游時,更看重企業是否有跟進項目的儲備能力或是后續商業模式的調整轉型。”他說,“在這個前提下,即便是在該領域砸重金,只要著眼點判斷正確,就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