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公布十條措施提出要完善創業板制度,在創業板建立單獨層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進一步支持自主創新企業的融資需求。
此前的5月16日,證監會發布經修訂及公開征求意見的創業板IPO辦法,及創業板再融資辦法,創業板首發辦法修訂中,提出適當放寬財務準入指標,取消持續增長要求。
這兩項決定被視為是證監會彌補錯失去海外上市未盈利互聯網企業的一步棋。
事實上,2014年,新浪微博、阿里巴巴先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文件,新一輪的互聯網赴美上市潮掀起,而業績虧損的京東商城已在美上市。不知,未來的轉板機制是否會令同類企業回心轉意。
目前,除海外上市的互聯網企業外,新三板也存有許多符合未來“轉板”條件的企業,轉板通道確立無疑會利好它們。
轉板預備隊
新修訂后的創業板IPO辦法放寬財務指標,其中凈利潤標準為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營收標準為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
新版文件刪去發行條件中“發行人應當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要求,及保薦機構對發行人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進行判斷,并披露核查結論意見的要求。
新三板轉板被證監會限定在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此行業標準和創業板的財務標準,篩選出新三板上的轉板預備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共有380家,占據新三板940家企業的三分之一。
其中,近一年盈利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的企業共有143家。
如果以凈利潤標準為近兩年連續盈利,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為標準的企業一共有33家。
如果未來轉板通道推出,那么這些企業便是轉板的中堅力量。
其中,以中科軟(43002)資質最優,2013年凈利潤1.34億元,營收高達26.79億元。
380家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中存在目前虧損但潛力較大的企業。
例如,東芯通信(430670)主營通信芯片制造,但因尚未量產,2012年和2013年分別虧損1143萬元和1381萬元。該股發行規模為1200萬元的定增案,被機構和一些投資人踴躍認購。
一位了解東芯通信情況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機構和投資人敢花這么多錢支持一家虧損企業,就說明它有一定發展潛力。”
海外上市大軍
互聯網是中國近十年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但行業龍頭基本在境外上市。
截至2014年3月24日,在紐交所和NASDAQ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共39家,包括安全防護領域排名第一的奇虎360、搜索引擎領域排名第一的百度、語音直播領域排名第一的歡聚時代、分類信息排名靠前的58同城。
最近登陸NASDAQ的京東商城(JD:NASDAQ),2013年凈營收693.4億元,比2012年的413.8億元增加67.6%,但2013年凈虧5000萬元,其2012年凈虧則高達17.29億元。
中信證券(600030.SH)一位投行人士說:“以目前國內的上市環境看,這樣的企業我們不會碰,因為肯定沒法上市,光是虧損就可以把企業否了。”
該人士隨即表示:“如果未來轉板通道可以推行,那么京東這樣的企業便可先通過新三板,然后登陸創業板。”
據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透露,此次在創業板和股轉系統之間留存通道,正是考慮挽回此前無法登陸國內資本市場轉投海外的企業。
北京證券期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萬麗梅表示:“互聯網企業紛紛境外上市的現象,反映出A股市場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創業板作為定位于服務高科技、高成長型中小企業的板塊,自2009年運行以來,吸引了部分互聯網公司上市,但其上市門檻過高,部分互聯網企業望塵莫及。”
至于改善當前情況的辦法,萬麗梅認為,應繼續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發展三板、四板市場,容納更多有發展潛力的互聯網企業掛牌,也可考慮允許有外資背景的互聯網企業先在新三板掛牌,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