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似光鮮的IT行業實際上是非常苦逼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點娛樂精神。
? ? ?如今的互聯網行業越來越有藝術范了,雷軍剛演繹完“互聯網思維”,羅永浩又唱起了“互聯網情懷”。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剛扮完加勒比海盜,百度總裁李彥宏就跳起了《小蘋果》。這個行業的氛圍由大佬們引領著,看似光鮮的IT行業實際上是非常苦逼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點娛樂精神。
? ? ?把“互聯網思維”玩到極致的,除了小米手機的創始人雷軍,還有黃太吉、雕爺牛腩等。小米手機是一個IT產品,除了產品做到了互聯網思維化,重點是營銷也用到了互聯網思維。而黃太吉、雕爺牛腩這兩個餐飲企業為什么也算互聯網思維呢?其實主要是用到了互聯網思維的營銷和推廣,利用互聯網的工具和社交媒體推廣品牌招攬客戶。然而傳統行業要用到“互聯網思維”卻并不那么容易,黃太吉目前的狀態就是最好的體現。互聯網思維不是單純地通過互聯網來玩營銷,其前提是產品和服務要跟得上互聯網特征。而羅永浩帶著創業的特殊“情懷”做錘子手機,不管成功與否,“情懷”這兩個字就先讓大家松了一口氣。
? ? ?現在一談到創業和結合互聯網,有人就會想到“互聯網思維”,而最近又加了一種輔料“情懷”,把兩者結合一下,玩“互聯網思維”到底需要怎樣的“情懷”呢?
? ? ?創始人要有“忘我”情懷:移動互聯網時代,做項目唯快不破,做不到形神合一,根本難以打動投資人,也難打動團隊和用戶。所以作為項目的創始人,你必須要有“忘我”的情懷,為了項目忘記吃飯、忘記睡覺、忘記刷微信、忘記……項目名稱就是你的標簽,看到你如同看到項目,看到項目首先想到的你是創始人。在投資人面前聊項目你會眉飛色舞信心十足,在團隊面前聊項目你胸有成竹,在用戶面前聊項目你又春風得意引以為豪。不管結果如何,你表現出來的就是視項目為一切,到“忘我”的境界。
? ? ?對產品要有“極致”情懷:“極致”幾乎是精英們在演講臺上最喜歡提的一個詞,當人們樂于聽他們講自己的成功故事時,就證明他們曾經追求產品的理念做到了“極致”。這種極致不僅是產品本身的極致,也包括服務的極致。服務為產品而生,在相應的時代條件下追求產品的極致并不那么容易,蘋果為了0.05毫米可以報廢一批產品,為了做出防劃痕的手機屏幕可以投入5000萬美元的研發費用。這不是一般的產品極致要求能做到的,所以蘋果的產品堪稱手機中的極品。黃太吉的退熱便是產品服務做得不到位的緣故,營銷再好而產品不行,客戶照樣不會持續買單。中國還少有人敢說自己的產品能做到極致,大多是追求極致的口號,但我們需要有這樣的情懷,證明我們正朝這個方向努力。
? ? ?對用戶要有“朋友”情懷: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粉絲經濟在互聯網行業應運而生,粉絲成為了推動品牌成長和構成銷售的重要途徑。如果能做到和用戶、粉絲溝通,那便是把用戶當成了朋友。小米手機這一點就做得相當到位,他們把用戶當成了朋友,哪怕是產品有些許的缺陷,用戶都可以去容忍和接納。在中國的手機行業里,幾個突出的品牌幾乎都有自己的“朋友”,魅族有他們的鐵桿用戶,小米也有他們的米粉,連美顏相機都有大量的追捧者。一個項目品牌的粉絲越多,證明他們的朋友越多,用戶朋友般的擁護會成為產品推廣無形的口碑。
? ? ?用“忘我”的工作狀態去追求“極致”的產品,與用戶打成一片成為“朋友”,用這樣的“情懷”去玩互聯網“思維”,別有一番創業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