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移動運營商離互聯網金融有多遠?

移動運營商離互聯網金融有多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19 10: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數:17
  一度熱火朝天的第三方支付行業似乎正在步入反思期,特別是以運營商為代表的移動支付群體。初獲牌照的喜悅感已過,高速增長的背后是更緊迫的轉型壓力。
 
  針對運營商支付轉型難題,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當前做大的支付企業均與其母體的屬性密不可分,支付寶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與淘寶的關系中,就算支付寶弱化成一個功能,也還是一個強大且必不可少的功能。而運營商本質有別于電商,如何深度挖掘用戶的消費需求是運營商支付企業做大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
 
  支付向上:互聯網金融
 
  早在3年前,三大運營商已經悉數入局支付行業。三大運營商申請的支付牌照,從注冊資本和股權結構看,中國聯通為2.5億元,中國電信是3億元,中國移動為5億元。相較一般第三方支付企業3000萬元到1億元的注冊資本來看,運營商對支付領域的投入可見一斑。
 
  據業內人士介紹,從傳統第三方支付的主要參與方來看,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一是互聯網支付為主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這是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里最為活躍的企業群體,代表企業有支付寶、財付通、快錢等;二是傳統銀行卡收單企業,代表企業有銀聯商務等;三是以移動支付業務為主的企業,依托手機等移動終端,為廣大用戶提供基于移動互聯網和近場通訊技術的支付服務,代表企業為三大運營商支付公司等;四是創新型銀行卡收單企業,這類企業通過在便民網點和個人推廣刷卡終端,滿足個人生活服務繳費、轉賬、網購等支付需求,代表企業有拉卡拉、??迫谕ǖ?五是預付卡企業,主要指以提供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為主營業務的支付企業,代表企業如北京商福通等。
 
  憑借龐大的用戶群體和覆蓋全國的渠道網絡,運營商支付企業如今仍保持高速增長。但運營商有別于電商的屬性,決定了運營商支付企業除依靠強大消費場景外,還必須尋求其他出路。據上述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以來明顯感覺到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逐漸進入瓶頸期,一方面包括銀行、電商、物流等更多的企業參與競爭;另一方面,支付行業的盈利模式過于簡單,就是手續費,原來的感覺可能是雁過拔毛,現在則是非常微利。”
 
  第三方支付企業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來源于收單手續費、備份金利息、預付卡和平臺建立帶來的潛在收益等,對于運營商的支付企業而言也不例外。
 
  易寶支付CEO唐彬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支付是基礎的金融服務,網絡支付即是基礎的互聯網金融?;ヂ摼W已進入深水區,并開始打破通信、金融等行業的壟斷。”針對第三方支付行業下一步的發展,他進一步稱:“支付行業是互聯網金融的核心?;ヂ摼W支付是互聯網公司的先鋒隊也是基石。商戶資源、用戶資源和數據,疊加都是通路。支付企業下一步發展和互聯網金融發展息息相關。”
 
  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幾乎都在轉型,比如微信的支付功能就是走社交功能,提供便捷。而支付寶走的則是互聯網金融的大道,大力發展其自有賬戶,帶著互聯網屬性不斷在金融領域縱深。
 
  除了支付行業產業鏈向傳統的上下游延伸,三大運營商亦盯準了互聯網金融的轉型方向。中國電信率先推出余額增值理財服務“添益寶”;今年5月,中國聯通即和安信基金聯合宣布,將試推針對手機套餐用戶的“話費寶”,同時實現話費充值和余額理財功能;8月13日,中國移動亦加入轉型行列,正式推出旗下第一只互聯網金融產品“和聚寶“,該產品對接的是匯添富和聚寶貨幣基金。有分析師表示:“這些舉動已經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在支付之上,正式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
 
  三家運營商中,以布局最為完整、發展最快的中國電信支付公司為例,在目前其業務板塊布局上,大致分為面向個人、面向商戶及企業兩大類。在面向個人業務中,細分為手機支付、預付卡、積分、話費支付和手機聯名卡服務;面向商戶及企業業務中,細分為支付網關、銀行卡POS收單、繳費代理網點服務、賬單托收服務、企業資金歸集和供應鏈融資。
 
  向著互聯網金融的轉型方向,中國電信支付公司所建立的賬戶體系成為其突破困境的一個落點,賬戶體系一來能有大量沉淀資金,二是能有基于賬戶的用戶,形成穩定的基礎。此外,中國電信支付公司著眼于打通支付賬戶和通訊賬戶,而支付賬戶和理財賬戶又連為一體,意味著3個賬戶可以實現共通。
 
  運營商支付轉型三重困境
 
  路徑已然清晰,但從支付到金融仍舊荊棘叢生。對于運營商而言,盡管坐擁12億的海量用戶群、龐大的客戶信息和沉淀資金,但其轉型壓力絲毫不小。事實上,運營商面臨更多、更復雜的轉型困境。
 
  “背靠大樹好乘涼”是業界普遍認為的運營商做支付的先天優勢。相較于其他支付企業,運營商的支付公司憑借運營商獨有的資源優勢,發展速度令業界瞠目。這其中,以手機錢包發源的中國移動支付業務起步最早,賬單支付和通訊費綁定相關的增值業務吸引了不少客戶,交易額也不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憑借其運營商的資源,推動各自的支付企業得以快速發展。
 
  然而,背后推動這些支付企業快速成長的“大樹”,卻在其轉型期成為掣肘。高度規范的管理,迫使運營商的支付企業從一出生就從不走“野路子”,系統性、規范性、合規合法,這是運營商對自我約束的基本要求,也是有別于一般支付企業的顯著特點。在監管部門眼里,運營商的支付企業是聽話的“好孩子”,等待牌照有耐心,面對紅線絕不越雷池,所有規定完整遵守,正是基于這樣的本分,運營商在發展新興業務的過程中總是顯得謹小慎微,而不似互聯網企業有那般“凡事先干了再說”的勇氣。
 
  此外,資本層面的單一性也是牽制運營商支付企業成長的因素之一。運營商盡管其自身擁有渠道、用戶數、品牌等諸多優勢,但面對從支付到互聯網金融層出不窮的新興業務,仍難依靠自身發展快速積累在管理經營模式、人才隊伍等方面的關鍵能力?;ヂ摼W企業快速并購從而獲取關鍵能力的做法,是業內公認的有效快捷途徑,不過,隨著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大力推行,運營商也有望有所突破。
 
  由于各種因素無法形成聯合體是三家運營商支付企業轉型的第二重困境。一位熟諳運營商支付的人士分析,三大運營商集團層面對支付業務的定位不大一樣,但如果三家實現聯合,不僅能在用戶量上實現廣覆蓋,以最簡單的征信業務來舉例,對于個人用戶信息的征信更能實現大數據的應用。
 
  運營商支付所面臨的第三重困境則是移動支付發展仍不充分,其中尤以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進程最為顯著。移動支付目前分為兩大類,從實現手段來說分遠程和近場,近場又分為離線和不離線。從整體發展情況看,移動支付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但NFC目前占比僅為2.6%。NFC為運營商的SIM卡實現金融功能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同時卡也是運營商獨有的核心資源。盡管三家運營商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資源,但仍面臨著成本障礙、行業標準、應用場景、用戶感知等多方面制約。
 
  目前,運營商、銀行等機構都在紛紛推動NFC的發展,如北京標識有QuickPass的POS機、非接觸的小額支付電子錢包等。同時,隨著4G業務的推廣,三家運營商的手機大部分都配備了NFC功能。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