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登臺“炮轟”微信公眾平臺,稱微信服務號對商家來說門檻高、轉化差等云云。
作為BAT首腦之一,李彥宏如此激進表態,其實是為推廣自家的直達號,這也說明了直達號如今在百度的戰略地位。
百度直達號、阿里支付寶服務窗,還有最成型的微信公眾平臺,如今,BAT三家各自面向企業的“公眾平臺”,或者說開放平臺產品紛紛亮相,百度盯著微信公眾號說事, 也反映了三家公眾平臺產品的競爭關系。
2
?
那么,怎樣理解BAT三家的公眾平臺呢?企鵝君與多位從業者進行了交流,覺得事情是這樣的:
1.百度直達號戰略意義不低,百度云和LBS事業部合力。
去年百度世界大會,百度主講輕應用,而這次推出的直達號,是基于輕應用技術推出的新產品。
用百度副總裁李明遠的話就是:基于已有技術和輕應用能力,為傳統服務商提供的解決方案。
直達號作為公眾平臺玩法的產品,自然也要基于移動端平臺級產品,百度這次選中的是手機百度客戶端和百度地圖。
在下午的分會場中,百度LBS事業部也大談直達號,因此,百度直達號實際橫跨了百度云事業部和LBS事業部,證明了其戰略地位。
2.微信、支付寶、百度搜索的公眾平臺密集交火服務業。
微信第三方開發者程小永表示,大的平臺在過去兩年愈發認識到移動廣告模式短板,公眾賬號則成為比單純廣告引流更高級的商業模式。
一位從業者則這樣表示,BAT其實都是看到了公眾平臺的價值,通過連接用戶和商家,可以實現支付、數據等有價值服務。而由于BAT各自企業公眾平臺所基于產品不同,所以玩法出現了差異:
微信日常信息交互量最大,用戶使用最頻繁,所騰訊不滿足于連接商業,還希望與各類信息服務、硬件聯動,因此是宣稱要連接一切;
支付寶用戶目的單純,直奔商品服務消費而去,所以支付寶連接的是服務類電商;
百度直達號用戶由搜索得來,其目的很純粹,需要直接向其提供服務才行。
因此,三家公眾平臺出現一個交集:就是線下服務業,包括餐飲服務、娛樂服務、生活服務等,這個領域將成為BAT三家公眾平臺密集交火區域。
3.在商家看來,直達號是可以與公眾號互補的。
在從業者們看來,具體到產品層面,直達號確實有一些好的地方:
一個是,直達號門檻相對較低。
微信服務號想做好,需要依賴專業的技術開發,而直達號門檻更低,基于HTML5技術且百度已經提供了不少行業模板。
且玩法上,公眾號也更自由些,不會有公眾平臺般的諸多限制,當然這也是因為在百度搜索和地圖上玩不出太多花樣。
第二個是,公眾號有拉新渠道。
根據百度的官方說法,其移動搜索日導出流量達到10億級規模,占據移動搜索市場份額已達到75.2%,月活躍用戶超5億。
雖然,外界不斷有聲音質疑搜索在移動端的前景,但百度各類App的流量確實足以支撐一個公眾平臺生態。
第三個是,搜索得來的用戶,其目的很純粹,即時消費即時離開,路徑很短邏輯很清晰。
而直達號問題也很明顯,由于缺乏訂閱機制和高級賬號體系,使得商家與用戶溝通很不順暢。
程小永就表示,對商家來說,最靠譜的玩法就是讓商家從直達號拉新,到店后留存在公眾號內,兩者互相結合。
同時,有第三方開發者表示,從商戶角度看,微信公眾號、支付寶服務窗、直達號的競爭關系完全不是障礙,對商家來說這是多選題,所以企業一定會選擇廣泛嘗試,并利用平臺互補。
4.直達號、服務窗給了微信一定壓力不小,也將推出輕度企業產品。
說來,微信公眾平臺上線自2012年08月上線,已經有兩年時間。期間產品多次演進,但一直處于孤立探索狀態,隨著輕應用、服務窗等產品推出,公眾平臺有了可以互相參考的產品。
對于直達號所代表的輕應用開發方向,微信自然也看在眼里,有知情人士就透露,微信也正在研發面向無網站、無認證號、無客服這類企業的服務,降低公眾平臺的進入門檻和運營門檻。
當然了,作為公眾平臺玩法的市場領導者,微信目前在戰術上還不“屑于”與支付號服務窗、直達號較勁,但顯然,在微信公眾平臺生態逐漸完備、并準備在O2O服務收獲時,直達號和服務窗的闖入也必然會給微信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