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中國式在線教育的10個陷阱和5種“死法”

中國式在線教育的10個陷阱和5種“死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16 09:15  來源: 騰訊科技  瀏覽次數:32
   眼下,在線教育正呈現火爆景象。或許下一個市值數億、數十億的大腕兒就在這個行業中間誕生;當然,誰也說不好,或許眾多玩家中下個月就會有誰被騰訊、阿里、百度收至麾下,亦或淪為在線教育先烈,成為死在沙灘上的壯士。
 
  其中,K12和在線語言領域最熱,潛在的風險最大。但無論是你已經小有所成,還是折戟其中,那些在線教育路上的陷阱都值得從業者或想加入這一戰團的人們來警醒。為此,騰訊科技走訪新東方、學大、滬江網、猿題庫、智客網等眾多在線教育高管們,講述在線教育路上的那些陷阱和經驗,以求讓后來者走得更加順利……
 
  陷阱1:視野太窄,只緊盯著學校、學生
 
  很多在線教育創業者沒有看清楚,被眼花繚亂的市場所吸引,被“教育”兩個字所迷惑。一談‘教育’,馬上想到K12 (基礎教育階段)、大學、幼兒園,概念太窄,而且過度追捧概念。教育是個更大的市場,是個大概念,不能緊盯著學校、學生這個市場。
 
  當然和所有互聯網行業一樣,在線教育首當其沖的是創業者的產品要給力,要擊中用戶痛點。這是一切的基石。正如弘成教育董事長黃波所言,當前在線教育不缺需求,缺的是好的產品和服務。
 
  陷阱2:體制和技術受到束縛
 
  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技術、方式來真正沖進在線教育。產品模式只是對當前學校傳授式教學模式的簡單技術模仿升級,學習無趣、被動,學生不買單。
 
  中國教育領域相對比較保守,封閉,外界很難打進去,MOOC(針對于學堂的在線教育)一進學校,馬上被政策、被校長、被老師、被學生彈出來,只能在邊緣的地方,如英語培訓等邊角區折騰。
 
  陷阱3:急功近利,貪多嚼不爛,錢要用到刀刃上
 
  典型案例:龔海燕的梯子網和那好網的雙雙崩塌,就是因為貪大求全,戰線拉得太長。
 
  在線教育急不來,需長時間的運營積累和用戶累計。龔海燕想一兩年就盈利,太難,其兩年換三個商業模式,等不起耗不起,沒有下一筆風投注入,最終玩完。
 
  如果企業融錢無望,只有通過緊急規模裁員,收縮戰線來極大地降低成本,結果可能艱難活下來了,但在各種勢力夾擊下,將掉出一線陣營。
 
  陷阱4:股權架構:看不見的致命隱患
 
  典型案例:泡面吧在處理公司控制權問題上嚴重失當,最終估值近億元的企業一夜分家,走向衰敗。
 
  此外,創業者在獲取融資時候,需要控制好比例,否則容易喪失話語權,或被投資人掃地出門。一般最初投資占股15%-25%之間最為適宜。
 
  有一些在線教育企業,傍上巨頭,心里篤定。但這種公司的挑戰在于,創始人能否不被巨頭“同化”、“架空”乃至完全“消化”。 若低價賣給大公司,創始人逃離苦海,結果可能是企業在被大公司整合的過程中,人心思動,失去前進動力。如傳課網被百度收編。
 
  陷阱5:好高騖遠,只看上大平臺,瞧不上垂直細分
 
  新東方在線副總潘欣認為,很多在線教育創業公司一上來就要做大平臺,這是一個陷阱,最終可能會沒有足夠資源和資金支撐而掛掉,而針對更垂直細分領域的項目更有機會成功,現階段的職業教育和英語更適合做在線教育,K12可能在移動端和電視端能有所突破。畢竟,通過電視面向家庭里面的教育市場大有可為。
 
  因為大平臺,看起來高大上,但不接地氣。互聯網上基本有一個規律:一上來就要做平臺的必死,必須找到單點突破,力出一孔,先做小做精,等有所斬獲后再逐步擴張。
 
  陷阱6:人群定位偏差:不是所有的用戶都適合
 
  產品上要聚焦,用戶上也要聚焦。在線教育并不適合高中以下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制能力比較差,需要在線下由老師來進行一些面對面的輔助性教學。而高中以上,包括一些成人自考、考研等都比較適合在線教育。
 
  此外,如果師生互動比較頻繁、實時交互比較強的就不太適合在線教育。一些純知識的講授或者是技巧的傳達,可以用在線教育的模式來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
 
  對用戶來說,更豐富教育形態的出現可能造成選擇困難增加。
 
  陷阱7:互聯網免費思維能打敗收費模式 O2O有戲否
 
  教育行業的特殊性,付費根本就不是問題,只要有效果,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習者,都舍得花錢為之買單。而且“迅速試錯,快速迭代”這一互聯網典型的成功思路并不適合在線教育。
 
  學大CEO金鑫認為,單純的在線教育并不適合K12階段的孩子,只有結合線上線下的O2O教學模式,連接起線上和線下、課上和課后,才更加適合本階段的學生。而且,目前單純在線教育還沒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對于資金鏈要求非常高,如果資金鏈斷裂很容易失敗,O2O健康的盈利能力也更適合企業的長遠發展。
 
  陷阱8:教師真的積極擁抱嗎?
 
  在線教育推廣的時候需要轉變教師的行為方式,教師的上課、備課方式都需要改變,而且需要上傳教案,這增加了教師額外的工作量。傳統的老師,沒有時間,平時教課以及課后備課幾乎占用了全部時間。
 
  此外,教師在線教授內容的侵權問題是個無解的答案。一個學生交一份錢,但實際上卻是四五個學生一起聽,任何技術手段可以避免。
 
  傳統教育老師進入線上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流量。線上的老師必須要自己進行招生,必須要在學生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目前其擁抱在線教育的積極性并不高。
 
  陷阱9:追求質量過猶不及
 
  在線教育追求內容質量無可厚非,但有從業者走了極端,而忽視了量的積累。畢竟,平臺是需要海量用戶來做支撐,而優質的內容是需要長久才能出來。所以,如果一味追求質量,平臺會被耗死。需要,先把量做到一個級別,再逐漸提升內容。可采用低一級內容吸引用戶的數量,高一級內容來黏住粉絲用戶。
 
  陷阱10:平臺第一老師第二
 
  在線教育鏈條的核心是老師。作為從業者,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先把平臺搭建起來,而是應該找到好的老師。平臺很多,關鍵是用戶為什么要去你這個平臺。在線教育的本質依然是教育。
 
  目前的情況是,在線教育的兩級--“在線”和“教育”并未有得到真正的溝通,平臺端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搭建教育平臺,而那些熟悉教育行業的老師們卻又不懂互聯網到底能給教學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總之,熱潮不斷,浪花淘盡英雄。這可能是2014年在線教育行業的主旋律。有業內人士對未來在線教育企業的可能面臨的死法總結如下:
 
  其一,續融資跟不上,“彈”盡糧絕而死;
 
  其二,無疾而終。一些傳統企業湊熱鬧做在線教育,紅紅火火上線,最終雷聲大雨點小,悄悄關門;
 
  其三,內訌或投資方不和,創始人被趕出局,投資人自己玩不轉,最終死亡;
 
  其四,細分的領域選錯,有的領域注定不適合做在線教育,一開始就注定關門或轉行;
 
  其五,大環境“毒”死。有的細分在線教育,市場還不成熟,企業怎么拼命砸廣告做推廣都沒辦法有好的收獲。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