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IT界的巨頭們加快了自己在“智能家居”戰略布局上的前進步伐。
10月27日,阿里云計算宣布聯手視頻監控服務商大華股份旗下智能家居新品牌—“樂橙”,打造“智能家居”互聯網解決方案。當天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中,兩家企業將圍繞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在視頻監控行業的應用,展開全面合作。
與此同時,谷歌去年收購的“智能家居”品牌Nest也動作頻頻,先是在24日收購了“智能家居”中樞控制設備初創公司Revolv,獲得了一支優秀的團隊,接著宣布開放API,開始支持第三方智能家居產品。
IT企業的跨界緊逼,對于扎根于“智能家居”領域的傳統家電產商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畢竟擅長于“智能”方面的IT企業學習起“家居”來,遠比這些隸屬于制造業的企業們學習“智能”要輕松得多。在如此的市場環境下,以長虹、海爾、創維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用“謀求轉型”的方式擁抱互聯網,力圖憑借多年的積淀和對用戶的了解抵御IT企業的沖擊,而四川長虹的“CHiQ(啟客)現象”無疑是焦點中的焦點。
四川長虹的“家庭互聯網”體系部署從去年便全面展開,今年開年之后頻頻開花結果,在接連推出了基于家庭互聯網的CHiQ電視、CHiQ冰箱、CHiQ空調后,迅速憑借“線上+線下”的模式完成了渠道鋪設,目前CHiQ系列家電已遍布于全國各線城市,用戶方面對于長虹CHiQ系列家電也是好評不斷。至此,長虹憑借良好的市場表現為家電業轉型塑造了典范。
那么,多年來專注于家電制造的長虹,是如何在快速轉型過程中保持“思想+效率+執行”同步發展的?要找到這個答案,需要從長虹中后端的智能制造、智能交易兩大平臺入手,信息化應用是推動長虹由從前的“制造”轉型為今天的“智造”的。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乃是一切成就的基礎。在長虹的發展思想中,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要想 “智造”出革命性的產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全面的實現起“智能化”武裝。向國際級制造業看齊的“捷徑”則是信息化平臺的搭建與應用。
長虹“最初期”信息化思想要追溯到2004年,當年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曾親自掛帥,要求統一推進長虹旗下各產業領域全系統信息化,為企業日后的智能化發展做好鋪墊。
隨后多年來,長虹不斷加大在信息化方面加以投入,逐步形成了以E R P、PD M為核心的完整制造業信息系統框架,實現了公司經營管理過程“無死角覆蓋”的最初構想。到今天我們所看到的CHiQ電視、CHiQ冰箱、CHiQ空調,均是長虹信息化武裝下的孵化產物。
“公司以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新三坐標為指引,著力打造智能研發、智能制造和智能交易三大平臺,打通了消費者從產生需求到完成訂單及保持售后服務的營銷閉環。” 長虹發展管理部部長寇化夢說。
在智能化系統管理平臺下,長虹將優勢資源進行了重組。從上游的元器件供應商到下游的分銷商、零售終端全部形成串聯。并在集團內部實施起一套基于信息化應用的獨有體系,公司的人效、財效、物效等迅速得以提升。此外,信息化的應用還讓研發部門、UCD部門、大數據部門等諸多部門形成作業關聯,充分的協同起公司內部部門效應,讓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信息化的應用究竟讓長虹在效率上提升了多大幅度?下面我們看一組長虹已經公開的數據。經過信息化改造的長虹采購中心,一單涉及800家供應商、6000多種物料、總計200多億元的采購項目,只需要7個人就可以順利完成。這個在從前看似“天方夜譚”的業務在信息化應用下得以“輕松”實現。換個角度思考,數萬人的長虹在信息化武裝下通力合作,在半年內實現CHiQ電視、CHiQ冰箱、CHiQ空調的接連推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長虹借助信息化應用,實現了由從前“制造”向今天“智造”的自我“迭代”,對于整個家電業可謂福音。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家電業陸續轉型互聯網已是定論,在“用戶思維”主導一切的時代中,懂用戶、懂自身、懂產品才能跟上行軍步伐。今天的長虹已經在這個大部隊中處于領跑行列,信息化平臺下長虹的CHiQ又將“玩”出哪些驚人之舉,這個結果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