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隨著“先照后證”、“注冊資本認繳制”等改革措施的推進,創業準入門檻不斷降低,全民創業熱情高漲。而互聯網行業以其高收益、高科技的面貌,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輕的創業者進入這一領域。
不過,在近日舉辦的廣州“2014中國嶺創大賽”上,“南方微路演”觀察團成員、創新谷創始人許洪波(微博)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互聯網行業的早期創業都是“九死一生”。為提高某個區域的創業生存率,當地政府的引導可能是未來一個重要的要素。
參加了去年和報名參加今年南方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的不少創業者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而出現的O2O模式,或是新的創業機遇點。有參賽者認為,掌握O20某個細分領域的線下優勢,或是“安身立命之道”。
“95%電商活得很痛苦”
不久前阿里巴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馬云一夜之間成為中國首富。但“南方微路演”觀察團中的不少互聯網從業人員認為,馬云的成功并不代表這個行業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在今天的互聯網傳統領域中,想做出一番天地已比較艱難。
去年前來南海參加南方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的上海夸氪金融是一家正在進行B輪融資的企業,其CEO馬騰認為,“九死一生”已不足以形容當前的互聯網創業環境,“五萬個企業才能有一個成功”。他認為,有些中小型互聯網公司“雖然沒正式倒閉,但已經失去了增長的希望。”
說到互聯網創業,不得不提的是當前風頭最盛的電子商務。“從我們最近得到的數據來看,95%的電商活得非常痛苦。”“南方微路演”觀察團中的園區運營商代表,C時代互聯網產業園副總經理李波波結合本土的狀況表示,目前整個電商的環境比較嚴峻。他在和佛山電商從業人員交流時發現,不少創業者都說“在為馬云打工”。他認為,由于所有的游戲規則都是淘寶、天貓在制定,而且這個規則不定期的會發生變動,因此也間接的影響到了電商企業的生存率。
創業門檻低,抬高死亡率
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到方方面面,任何一塊位置的短板都有可能導致創業失敗。但互聯網行業的死亡率為何會比其他行業更高?
互聯網行業的特殊性被認為是原因之一。在馬騰看來,互聯網企業是一個輕資產的產業,風險程度遠遠超過傳統企業,其他的制造業企業能夠將設備變現來降低風險,但是互聯網企業只有一些電腦,因此很多實力不足的人進來后,提高了整個互聯網創業的死亡率。
公司創始人之間的矛盾也被認為是企業死亡率高企的一個原因。報名參加今年南方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的某位創業者表示,特別是那些成立時間在兩三年的企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決策點,到底是追加投入,是繼續運作,還是賣掉走人?這個節骨眼如果沒有處理好,也會導致企業的死亡。
不過,最為關鍵的因素恐怕還是資金。李波波認為,一些傳統企業轉型想做電商,但很多事情不敢放手,最后導致后勁不足。另外,電商方面的創業沒有一個公式化的途徑,沒有定律,很多傳統企業一直在燒錢,但是看不到什么時候是個頭,很多人就不敢做了。
新機遇:掌握O2O線下細分優勢資源
幾年前,互聯網圈流行過一句話叫“生、死、騰訊”,意思是互聯網創業公司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產生”,第二個問題是“如何不死”,第三個問題就是如何面對像騰訊這樣一些巨頭的復制。
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一些新的模式也已出現,比如最近十分熱門的O2O。今年參賽的不少互聯網創業者認為,這種模式已經很難被騰訊這樣的純互聯網公司輕易復制。
原因之一是與傳統的互聯網產品相比,O2O牽涉到各個不同的行業,隔行如隔山,營銷手法和客戶群體都有巨大的差異;原因之二是因為適合做O2O的行業普遍分布廣,再有實力的巨頭也不可能包辦全國,這樣就給一些地方的O2O企業創造了機會。
除了環境的變化之外,為了提高某個區域的互聯網公司生存率,當地政府的引導可能是未來更加重要的要素。許洪波認為,未來隨著全民創業浪潮的來臨,創業指數將成倍增長,因而失敗率會更高。除了像馬云這樣的少數“基因突變”者,政府應優化區域內的互聯網創業環境,引導提高平均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