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2P的新浪潮,正一波一波洶涌地襲來,有的在弄潮,有的已經被拍死在沙灘上。
易觀國際11月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國P2P網貸市場急劇擴張,市場交易規模由第二季度的381億增加至第三季度的579.1億,環比增長52%。
行業迅猛發展,上市公司、PE機構等趁勢大舉進入,商業銀行也抓緊時機搭建P2P平臺,開拓新的放貸路徑。形勢喜人的另外一面,是行業風險的迅速暴露,據P2P門戶網貸天眼統計,10月份全國共出現問題平臺38家。9月底,監管層雖然首次提出了P2P十項監管原則,但具體的監管規則仍待落地。
只有在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本報記者 喬加偉 上海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新獲悉,銀行系P2P再添新丁,江蘇銀行近期上線了小企業P2P網絡融資產品“融e信”。
11月8日,該業務已完成第一筆項目的發行與融資,融資期限為12個月,最低投資規模為1.5萬元,約定借款利率為7.2%。
第一期項目名為“融e信141106000001”,平臺顯示共有84人投資該筆交易,起息日為2014年11月8日,到期日為2015年11月7日。借款金額為300萬元。
記者查看該產品募集資料發現,借款企業位于鎮江,注冊資本金10000萬元,主營業務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借款資金用于補充流動性資金,還款來源為經營性收入。
與招行小企業E家平臺不同,江蘇銀行對項目的增信措施為,該項目由江蘇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承擔全額連帶擔保責任。
江蘇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是江蘇省委、省政府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而組建的國有控股企業,目前公司注冊資本37億元。
居間撮合
11月1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了江蘇銀行“融e信”相關客服,對方稱,在這項業務中,江蘇銀行只提供平臺,企業在此平臺上進行融資,客戶進行投資,江蘇銀行對業務本身不提供增信,由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公司進行擔保。
據了解,江蘇銀行作為信息中介而非投融資主體參與該項業務,對借款項目的合規性進行審核,平臺自身不對融資項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出資人根據風險偏好自主選擇借款人進行投資。
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公司為江蘇省國資委控股,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紅豆集團有限公司等20家江蘇國有和民營企業進行參股設立。
“成立之初,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公司主要業務為再擔保業務,對擔保公司等機構進行風險分散。最近幾年,也開始陸續直接開展一些擔保業務。”蘇州擔保業一位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截至2013年底,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公司資產總額64.99億元,營業收入6.72億元,利潤總額2.67億元,再擔保規模累計達到1900億元,在國內再擔保企業中領先。
本報記者進一步獲悉,今年上半年工作會議時,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公司董事長張樂夫曾表示,要創新模式,開創再擔保體系建設新局面;穩健發展直保業務。也就是說,要堅持雙輪驅動,提高投資收益水平,在再擔保業務外,加強直保業務。
可見,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公司此次為江蘇銀行P2P業務進行擔保,是其拓展直保業務的一個體現。
據本報記者了解,在江蘇銀行“融e信”業務中,借款企業需要向江蘇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支付一定的擔保費用,具體費用由企業和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協商,通過江蘇銀行代為扣收;同時,需要向江蘇銀行支付平臺管理費,線上支付給江蘇銀行借款金額的0.5%,費用在借款本金中一次性扣除。
銀票質押
除了企業直接貸款業務,江蘇銀行P2P還上線了銀行承兌匯票質押業務,這一業務被稱為“銀票寶”。這一系列產品的收益率較上述企業借款利率要低很多,收益率普遍在4.5%-5%,期限2個月左右。
不過,相比上述“融e信141106000001”1.5萬的最低投資規模,銀票寶的起始購買金額僅為100元。以最新一期的銀票寶產品為例,該產品公布持票企業的具體名稱為蘇州成聚通貿易有限公司,融資金額數十萬元,用于企業擴大經營,該企業經營年限3年,年銷售額2.65億元。
不過,今年以來,票據類互聯網金融產品風起云涌,江蘇銀行這款產品的收益率水平較同類產品而言相對較低。例如,淘寶旗下的“招財寶”銀票產品收益率多在6%以上;開鑫貸的“商票通”普遍在7%以上;即便同樣帶有銀行背景的民生易貸“e票通”,收益也在5.5%以上。
“4.5%的收益橫向比較僅相當于貨幣基金的收益水平,但流動性后者要高很多。”一家商業銀行直銷銀行人士評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江蘇銀行P2P業務約定,借款企業不得在借款期間提前歸還借款本息,如提前歸還,則應支付合同約定的全額本息。同時,借款企業不得將合同項下的任何債務轉讓給其他方。
“我們目前不對投資者收取費用。融e信的下一期產品還沒有確定推出時間,屆時會在我們直銷銀行上進行公布。”上述江蘇銀行客服人士稱。
本報記者進一步了解,江蘇銀行在借款協議中還約定了借款逾期追償方式,其中稱所有投資者與借款企業之間的借款均是相互獨立的,一旦企業逾期未歸還借款本息,任何一個投資者均可單獨追索或者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