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對手集體離場,微博模式上限已到?

對手集體離場,微博模式上限已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7 08:30  來源:虎嗅網  瀏覽次數:17
? 在網易微博宣布遷徙之LOFTER,騰訊微博被傳出撤銷事業部并入騰訊網后,新浪微博在今日發布Q3的財報,業績亮眼。
 
  根據財報顯示,該季度,新浪微凈營收841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8%;凈虧損520萬美元,去年同期則為530萬美元。
 
  其中,廣告和營銷營收6540萬美元,同比增長50%;增值服務營收為1880萬美元,同比增長93%。
 
  在網易、騰訊接連放棄微博業務后,新浪微博亮眼的業績似乎是在為微博這一社交形態產品做出了證明,然而實際上新浪微博的未來依舊充滿疑問,這一巨大的疑問并非來自產品層面,而是整個微博的意識形態問題。
 
  網易、騰訊接連托管,搜狐也不遠了
 
  “網易微博將遷移到LOFTER,使用LOFTER的搬家功能,保存您在微博的點點滴滴。”沒有告別,只是一句簡單的提醒,就已宣告著網易微博已步入了歷史。
 
  巧合的是,就在網易微博關閉前的幾個月,騰訊內部人士透露,騰訊微博事業部已被撤銷,騰訊微博不再做新功能,只維持基本的運營。而多個消息人士則稱,騰訊微博早已被戰略性放棄,只是正式宣布的時間延后了。
 
  而就在近日,根據騰訊微博產品團隊發布的公告,由于產品功能調整,騰訊微博會員即日起將暫停申請開通和續費。已開通的用戶還將繼續享受相關服務。后續功能調整完畢后將再次通知用戶。
 
  很顯然,網易微博與騰訊微博業務已經接連被關閉或邊緣化。而四大門戶的另外一家搜狐微博雖未正式發布公告,但基本走上網易、騰訊之路已成定局。
 
  根據知情人士向老友記透露,目前負責運營搜狐微博的員工只剩下1人,其他員工均已紛紛內部轉崗或離職。
 
  回想當初,張朝陽、丁磊這兩位大佬均親自掛帥微博。
 
  丁磊說,“我親自掛帥做微博,而且我有這種信心可以比新浪做得好。我其實在潛水、每天上,還發言,而且我用的還是新浪微博。我覺得要超越競爭對手,必須要CEO親自去體驗競爭對手,而且要鼓勵下面的員工一起用,你才知道他們的弱點在什么地方。
 
  而張朝陽則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搜狐決定把微博放上最高戰略位置,并宣布將親自統帥微博團隊,目標是在一年之內與新浪微博旗鼓相當。為此,張朝陽曾親力親為,調動娛樂圈資源,為搜狐微博廣拉名人,和新浪正面對壘,意圖在微博業務上能夠絕技反擊,一血在門戶等多項業務上處處被新浪打壓的尷尬。
 
  但現實是殘酷的,張朝陽在2012年重回搜狐后坦承,搜狐微博輸掉了微博之戰,并直言,“微博、微信左右扇了我兩個耳光。”
 
  至此,我們看到,搜狐將重心開始徹底從web2.0轉向自己所擅長的娛樂方面,從當初收購ChinaRen,還是之后開發搜狐博客、白社會,搜狐徹底放下了這一環。
 
  而網易則依然不死心,在泡泡、微博接連敗走后,還在苦苦堅持易信,而不出意外,易信也將在不久進入收縮期。
 
  相比于搜狐、網易兩家而言,騰訊的騰訊微博敗走讓人少了一絲惋惜,畢竟在騰訊的業務架構中,騰訊微博的誕生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狙擊新浪微博,守住自己在社交上的陣地,而騰訊微博的影響力以及用戶質量或許相比新浪而言大打折扣,但活躍度卻并不差,騰訊微博的關閉最主觀的原因還是由于騰訊從側面戰場徹底突破了新浪微博,微信的誕生使得騰訊微博可以安然撤退,雖無功,但也無過。
 
  對手集體離場 新浪微博該笑嗎?
 
  當年的對手接連退場,新浪微博一家獨大,看上去新浪應該可以放聲大笑。
 
  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在一個成熟且完善的產業中,絕不會只剩下一家在獨自縱橫。
 
  例如,即使是QQ一統PC端社交IM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YY的上市,在微信一統移動端社交IM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陌陌的即將上市。
 
  而微博這一業務,目前除新浪外,國內幾乎已不再有任何互聯網公司去拓展,新浪微博在微博上的強大絕不會大過騰訊的QQ、微信。所以,這不是新浪微博的成功,而是整個微博產業的失敗。
 
  一個看上去已經不再有前景的企業,當然不會再有人去在意。
 
  據CNNIC的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6月,微博用戶使用率和2013年12月相比,下降了1.9%,用戶保有量為2.75億,和全盛時期高達3.3億的用戶保有量,56%的使用率相比落差巨大。
 
  新浪CEO曹國偉在去年底的一次采訪中提及新浪微博的發展也說到,2013年DAU(日活躍用戶)的同比增長率為36%,第四季度DAU的環比增長率為4.2%,這兩項數字都是微博有史以來最低的增長率。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微信的出現,但另外一方面則實實在在是微博的意識形態存在很大的問題。
 
  在知乎上一個有關“微博的缺點”有哪些的問題,多大121條回復,其中主要涉及一下幾點:
 
  1、沒有隱私空間;2、消息爆炸,缺乏原創.但有用的信息少;3、存在感低;4、僵尸粉泛濫……
 
  在微信沒有崛起前,其實微博已經出現了頹敗之勢,只是用戶苦于沒有可替代的產品,而一旦可替代的產品出現后,我們看到了新浪微博的活躍度開始急速下降。
 
  與此同時,困擾微博的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商業化。在本季度,我們可以看到微博廣告和營銷營收達到了6540萬美元。但這當中,阿里當初的托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因此帶來的負面作用也顯而易見。
 
  另外,微博的增值收入為1880萬美元,同比增長接近100%,但當騰訊的微信僅僅依靠游戲這一項增值就在Q3獲得了接近30億元的收入時,我們應該知道,微博的失敗。
 
  我曾經和一幫朋友聊過微博商業化的問題,他們認為,新浪的媒體基因太重,媒體普遍的營收是廣告,這也使得新浪目前是四大門戶中依然還是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一家。
 
  而這個問題,不僅僅困擾著新浪微博一家,遠在海外的Twitter也備受煎熬著, 類似于過去的搜索引擎,Twitter最大的價值在于入口價值,以及用戶的數據價值,通過這個入口價值呈現廣告,而廣告的作為媒體的商業模式發展有限也是行業內的普遍共識。
 
  但廣告畢竟有頂板,因此我們看到Twitter最近收購了眾多的數據分析公司,開始挖掘數據上的價值,但依然前途艱難。如今,新浪微博的存在感或許只有每次大事件發生的時候才會被廣泛注意,如文章事件、柯震東事件等。
 
  而未來,新浪微博雖不會死,但極有可能將會變成又一個天涯,成為信息的輸出口,但想要再次重返平臺夢,幾無可能。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