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移動支付作為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因其對傳統銀行支付業務產生影響以及出人意料的發展速度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 ? 易觀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移動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的交易額規模達到2.05萬億元,環比增長25.6%。
? ? 給傳統金融帶來的變化
? ? 隨著電子商務與新興支付技術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逐漸興起,傳統的銀行支付受到沖擊,擁有牌照的支付公司開始做起支付業務。對于第三方支付給金融帶來了怎樣的變化,中國人民銀行支付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與銀行機構處理的支付業務相比,第三方支付機構主要著眼于小額、快捷、便民等小微支付服務,在改善客戶體驗、提高支付服務效率方面優勢明顯,打破了銀行壟斷支付服務市場的傳統格局。”在他看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興起是經濟快速發展、不充分支付服務競爭格局的必然產物。“由于銀行準入門檻較高,難以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支付需求和長尾客戶的支付需求,因而為支付服務提供者進入提供了條件。這也是國內支付服務市場與發展成熟、競爭充分的發達市場存在的差異。”樊爽文表示。
? ?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央行批準成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共計269家,2013年全年業務規模達到334億筆,交易金額17萬億元,日均近1億元。
? ? 在中國銀聯戰略發展與法律合規部總經理謝群松看來,支付創新對傳統業務的沖擊實際上并不是支付創新本身對傳統業務的影響,而是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為驅動力,對客戶需求以及銀行商業模式所產生的影響。他認為,國內的零售支付存在五大創新變化,一是從紙質貨幣支付時代進入到數字貨幣支付時代;二是銀行卡從磁條卡到芯片卡進行遷移;三是蓬勃發展的跨境支付業務;四是明顯的支付業務金融化趨勢;五是移動支付的爆發式增長。
? ? 超100%的年均增長率
? ? 2012年1811.94億元、2013年1.19萬億元……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在一年里翻了幾番,年均增長率超過100%。《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預計,未來3年到5年,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數十萬億元。
? ? 的確,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國內的支付工具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的發展十分迅猛。
? ? 移動支付能夠得到如此快速發展與居民非現金支付習慣的形成有緊密關系。“移動支付已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支付方式,商業模式和技術實現方式多樣,契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時間碎片化、交易隨機化的生活方式。”樊爽文表示,“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創新,一方面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和用戶友好性,滿足差異化、個性化的支付需求;另一方面,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等低成本的新興支付方式快速發展,有助于大幅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提高低收入人群、農村地區居民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可得性,進一步提高支付服務的覆蓋面和滲透率。”
? ? 那么國內的移動支付用戶構成、使用頻率如何?下面幾組數據能給人們提供更加直觀的答案。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市場調研,以年齡劃分來看,在移動支付用戶中,20歲以下用戶群體占比1.1%,21~30歲用戶群體占比46.1%,31~40歲用戶群體占比39.3%,41~50歲用戶群體占比11.2%,50歲以上用戶群體占比2.3%。可以看出,20~40歲的青壯年使用移動支付最多。
? ? 在這些使用者中,2014年,每天都使用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13.3%;一周使用2~3次的占比41.3%,這一數據在2013年為18.1%;一周使用一次的占比16.7%;兩周使用一次的占比13.3%;一個月使用一次的占比9.6%,而這一數據在2013年為20.7%。綜合來看,移動支付的使用頻率較2013年有大幅度提高。
? ? 高增長背后的監管挑戰
? ? 樊爽文直言,支付機構在為支付市場注入活力的同時,在合規意識與風險意識方面較金融機構有一定差距,央行也在不斷探索和完善對支付機構的監管。
? ? 此前,央行陸續下發了《關于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關于調查支付機構與商業銀行業務合作情況通知》等文件,旨在加強、引導支付業務不合規的支付機構進行整改。
? ? 與此同時,伴隨著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的高增長,支付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不安全無線網絡環境、惡意應用程序、插入病毒的客戶端、短信驗證不安全、支付應用漏洞等支付風險隱患,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
? ?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調查,77.8%的用戶認為移動支付需要提高交易安全性,45.7%的用戶認為移動支付需要提升支付操作的便捷性,42.9%的用戶期望移動支付拓展服務應用范圍,期望提高服務質量的用戶占比28.1%,而希望放寬支付限額的用戶最少,為24%。能夠看到,安全性與便捷性是使用者最為看重的兩個因素。
? ? 對于如何監管支付市場,樊爽文認為,不能以對待傳統支付監管的理念和方法來監督管理新興支付服務市場。面對新興支付服務市場發展,監管者需要有寬容、謹慎的理念,要以兼顧支付安全與效率為首要目標,以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為重點,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為支付服務體系的創新發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