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微軟中國與諸多軟硬件合作伙伴集中展示了微軟在企業移動化轉型的成果。
微軟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銷售副總裁羅榮力(Philippe Rogge)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家生產力和生產力平臺的公司,微軟從技術培訓支持、資源投入到市場推廣各個環節構建了企業級業務的生態系統。
隨著近期蘋果結盟IBM、安卓聯手惠普,目前“全球三大”移動操作系統廠商都已經開始了企業級業務移動時代的爭奪。
眼下,微軟已經是全球市值第三的公司,僅次于蘋果與埃克森美孚。不過對于微軟來說,“移動為先、云為先”的戰略中,移動業務未來將如何鋪開是個考驗。通過PC上的企業級業務進行倒逼或許是一種方式。
只是,未來微軟或將面對與蘋果和谷歌的短兵相接。
爭鋒企業級業務
今年7月,蘋果與IBM達成合作協議,借助于IBM在大數據和企業軟件方面的優勢,蘋果將向企業發售可定制版的iPhone和iPad。8月份,有消息稱谷歌正與惠普協商推進Android進軍企業級市場,推廣基于Google Now的信息搜索引擎服務。
而對于微軟而言,企業級業務一直是其收入來源的重點。這其中包括微軟PC端企業級Office產品和服務,以及近期財報所披露增長迅速的企業級云服務。
羅榮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微軟的企業移動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員使用各種不同的設備。“比如說你是一個企業,我給你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可以讓你管理工作中用的PC、平板甚至是手機,而這些設備不一定都是Windows系統平臺。”
在企業向移動化轉型,微軟其實也在給中國用戶進行定制化。羅榮力表示,在中國市場企業移動解決方案有特殊的要求,包括在數據保護、監管和運營等方面,例如微軟公有云業務在中國是由世紀互聯運行的,它可以獲得微軟所有的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微軟在全球其他地區相類似的服務。
事實上,由于長期統治了PC時代的操作系統市場,微軟在企業級業務方面是一家有生態系統沉淀的公司。IT行業分析人士孫永杰對記者說,微軟在商用市場還是有一定的優勢,PC時代許多商用的軟件都是基于微軟系統,而且微軟有PC生態系統的積累,對于合作伙伴而言,這些工具一旦轉移到移動端時或許也會更容易。“在企業級業務上來說,三大操作系統安卓生態的基礎相對薄弱,而在PC操作系統方面,蘋果的市場份額則遠不如微軟。”孫永杰表示。
“現在安卓很少有這樣的企業級應用,蘋果可能有其他的問題。”羅榮力對記者說,在企業級的解決方案方面,行業內有“蘋果和安卓在互相抄襲”的說法,Windows Phone正在進行創新實現差異化。
“Windows Phone在企業應用方面可以實現與黑莓同等的功能,在個人生活方面,又可以像蘋果跟安卓一樣,給人們比較好的娛樂功能。”羅榮力說,微軟希望把這兩者結合起來,通過比較智能化的設備管理和功能,把它們加在一起。
移動成長挑戰
據了解,目前微軟已經有許多應用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屏幕及系統。羅榮力表示,未來Windows10還會打通物聯網領域的系統,開發者借助微軟工具開發適用于不同設備的應用,包括智能硬件等。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目前微軟在移動上的布局已然落后。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報告稱,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份額中,安卓系統和iOS分別占有83.6%和12.3%的市場份額,而微軟的Windows系統從去年同期的4.1%下跌到3.3%。
“在手機方面我們確實是后來者,而且最初的Windows Phone沒有便宜的手機,這也讓我們受到一定的影響。”羅榮力對記者說。
不過,微軟也在改變,包括重金收購諾基亞,以及對于9英寸以下設備的Windows系統采取了免費授權的方式,這對于微軟而言都是不小的改變。
羅榮力表示,諾基亞是一家在設備生態系統方面做的非常好的企業,微軟收購諾基亞并不只是一個產品的收購,還獲得了很多專利、分銷的渠道和品牌認知,另外還有一些供應鏈的經驗,這些都是對微軟的硬件業務、設備業務有很大的幫助。
孫永杰認為,Windows在移動端錯過了市場先機,目前安卓和蘋果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所以收購諾基亞屬于市場份額中的防御性措施,而即便Windows對9英寸以下的終端免費授權,但并非類似于安卓一樣能夠開源定制化,滿足不同手機廠商的需求,因此,此舉也未必能夠起到很明顯的效果。
不同于PC時代只關注自己的平臺,移動時代,微軟的應用開始開放給安卓和蘋果的生態系統。“以前在PC時代,我們市場份額是90%,所以不太考慮其它技術。現在不一樣了,我們要考慮向不用Windows設備的人提供我們的技術和服務,如果我們在設備上不能夠提升,至少我們可以在應用和云服務上能夠占一席之地。”羅榮力對記者說。
而事實上,微軟也在打算用PC時代的企業級業務的優勢來倒逼移動端的成長。孫永杰表示,微軟在軟件方面有優勢,但是如何在硬件方面有更好的突破,還需要看合作伙伴在硬件設計、制造方面的進展,以及和PC盟友英特爾能否在移動端企業級業務再次達成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