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蓉君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成為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匯。11月29日,在由中外錢幣交易中心和中色金銀貿易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金融服務創新年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和銀行界人士圍繞“金融業的互聯網革命”各抒己見,對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主要風險以及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詳細闡述和深入討論。記者在現場明顯感覺到,各界對互聯網金融的思考與研究已進入一個更加深入的新階段。而來自銀行界的聲音則顯示,互聯網金融已經促使傳統銀行進行了快速變革。
? ? 在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看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搞得熱火朝天的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國的互聯網經濟和互聯網發展最為迅速。二是近幾年來我國對互聯網金融采取了相對比較包容的態度和積極扶持的政策。他表示,目前我國已躋身全球第一的網民大國,不久前在烏鎮召開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表明互聯網世界正由美國單極控制變為多極控制。
? ? 那么,互聯網金融的中心詞究竟是金融還是互聯網?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楊健認為應該是金融,而互聯網只是手段而已。他還表示,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蓬勃發展是商業形態催生的,既有需求,又有互聯網提供的便利條件。
? ? 具體到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來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廣乾表示,現在熱議的互聯網金融,其實最初來自于第三方支付工具。這幾年金融監管機構給阿里、騰訊等發放的牌照促進了整個互聯網金融的成型,并引發了廣泛關注,對整個金融業產生了很大影響。
? ? 具體而言,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由于互聯網公司交易成本更低,能夠服務大量的粉絲客戶,再加上在解決投資不對稱方面,其通過大數據、云計算較金融業有了很大的提升,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當然,互聯網企業的流量要變現,必然會出現激烈的“火拼”,這種“火拼”會推動我國金融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起來可能會超越美國,這種后發優勢可能給我國金融企業提供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 ? 作為唯一來自銀行業的代表,建行北京分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馮薇也贊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一定會促使傳統銀行快速變革、特別是提升整體金融服務水平的觀點。她認為,互聯網讓大眾更加便利地了解金融常識,理財門檻也越來越低、越來越便利。當然,面對互聯網企業跨界所帶來的沖擊,銀行業也順勢做出了很多改變。她說,銀行現在很關注在互聯網經濟發展趨勢下,哪些互聯網技術和手段能為我所用。“微信推出之后全國幾億人都在用,我們也開通了微信銀行。”
? ? 當然,馮薇也強調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問題。她說,現在互聯網金融很熱,但實際上有很多潛在風險,盜卡、盜刷的案件非常多,還存在一些偽基站對客戶信息的盜取。這些問題應該引起互聯網企業的關注。郭田勇則對互聯網企業在網上出售金融產品時采用的商業性營銷方法表示擔憂,比如互聯網企業通過大量補貼一定要把對手置于死地而讓自己能夠生存下來的做法,可能會給整個金融行業帶來風險。
? ? 因此,幾位專家都建議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以使創新獲得更好的發展。郭田勇認為,應對產品的特質和經營行為以及它在某些點上可能引發的一些風險施以必要的監管,既不要監管過度,但也不能監管真空,以保證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如果監管沒有跟上,我們就不是‘彎道超車’,而是在彎道處就被甩出去了。”
? ? 總體而言,寧家駿將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概括為兩句話,即以監控保發展以及在發展中不斷調整和完善監管體系。他認為,現在我國的金融創新有三個層次,一是金融產品、工具的創新,二是平臺的創新,三是服務模式的創新。最終所有的金融創新,包括互聯網創新的目的均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