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IT互聯網 » 從阿里光線結盟看BAT三巨頭如何影響影視業?

從阿里光線結盟看BAT三巨頭如何影響影視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3-10 08:1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數:39
?  光線傳媒,2014年中國票房市場占比最高的國內企業,終于贏來了來自互聯網的股東——阿里巴巴。
 
 
  光線傳媒,2014年中國票房市場占比最高的國內企業,終于贏來了來自互聯網的股東——阿里巴巴。后者以約24億元人民幣入股光線傳媒,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這是 BAT互聯網公司向影視產業上游延伸過程中,金額第二大的投資,為阿里巴巴進一步補上了娛樂內容的缺口。而行業里迄今最大的一筆投資同樣來自于阿里巴巴。
 
  與此同時,百度、騰訊、樂視、小米、優酷土豆等互聯網企業都緊鑼密鼓的在影視產業布局,形成了多個同盟。憑借雄厚資金的支持,影視行業將可能再現互聯網行業的競爭格局。
 
  在這一過程,阿里巴巴通過對影視產業上下游的大手筆投資已經走到了前面。
 
  互聯網基因注入
 
  在引入阿里巴巴之前,光線傳媒已經開始在謀劃著向互聯網轉型,其已經對北京天神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金華長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具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進行了股權投資。
 
  “公司的節目發行渠道和盈利的來源主要是傳統的電視媒體, 為了順應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行業趨勢,公司亟須擴大新媒體渠道。”光線傳媒在相關公告中稱。但與其它傳統影視公司一樣,有限的資金和思維慣性使得其并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互聯網化。
 
  “光線傳媒早年靠娛樂資訊類節目起家,填補了當時衛視節目的空白,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地方頻道都來買光線的節目。”一位曾供職于光線傳媒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但后來衛視自制節目都發展起來了,尤其是真人秀出現之后,光線傳媒的優勢就沒有了。”
 
  這一變化來勢迅猛。2011年,光線傳媒主營業務收入的近一半都是靠節目制作與廣告,到了2013年,光線傳媒的主營業務收入的55%以上要靠電影,其收入增長也主要由電影業務拉動。
 
  光線傳媒2014年的業績快報顯示,其發行了12部電影,累計票房約31.39億元人民幣。這一成績在國內五大民營影視公司之中排名第一,占國產電影市場份額的19%。而在5年前,這一份額還是5%。
 
  “光線傳媒擅長‘花小錢、辦大事’,成本控制得比較好。”上述人士說,“所以它發行的片子基本都是賺錢的,這在行業里是大家都公認的。”
 
  “2014年,傳統電影公司互聯網化趨勢加快,光線與阿里牽手,可以利用阿里的資源進行互聯網化,提升電影的營銷和發行效率、開發衍生品。”一位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不過,對光線傳媒在電影產業未來能否保持這么好的表現,也有不同的聲音。“中國電影市場現在是亂拳混戰的時代,打死師傅的事頻頻出現。”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光線傳媒要趕在市場有更劇烈的變化前給自己賣個好價錢。”
 
  阿里的娛樂帝國
 
  一夜之間成為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的影視產業鏈已更加清晰。
 
  在內容制作上,阿里巴巴有文化中國、光線傳媒、華誼兄弟作為支撐;在發行上,光線傳媒和華誼兄弟都是傳統電影發行的主力,而且阿里巴巴還通過美團貓眼占據了中國在線票務市場最大的份額;在營銷上,阿里巴巴通過淘寶、新浪微博、優酷土豆、娛樂寶等平臺進行互聯網營銷;在網絡視頻和互聯網電視領域,阿里巴巴既有優酷土豆的平臺,又通過投資互聯網電視牌照方——華數傳媒,發布了天貓魔盒;最后,阿里巴巴還可以用淘寶進行衍生品的開發。
 
  BAT進軍影視產業的潮流中,阿里巴巴用不到兩年的時間迅速搭建起了自己的娛樂產業“帝國”,與百度、騰訊等競爭對手拉開了距離。
 
  百度斥資10億元人民幣,打算入股華策影視),但這對其影視業務的發展來說仍有欠缺。“華策影視在內容投資上有實力,但電影發行業務則不能與光線、華誼兄弟兩者相比。”上述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此外,百度也擁有百度糯米和愛奇藝兩大網絡平臺,并通過愛奇藝獲得了互聯網電視牌照,從而拉到小米的投資,得以布局終端。在參股華策影視的過程中,百度、小米已經走在了一起,而華策影視也與愛奇藝成立了合資公司,四方形成了統一陣線。縱觀其產業鏈,愛奇藝的在線視頻業務,及其合作方的實力是百度目前的優勢所在。
 
  騰訊在影視產業上的布局比百度更廣,其成立了專注影視產業的騰訊電影+、收購大盛文學,主打IP開發的策略,進一步向影視產業的上游延伸。利用微信的用戶優勢,騰訊在線票務發展迅速,再加上參股華誼兄弟整合了微信、騰訊視頻、大眾點評的營銷資源。但騰訊視頻由于沒有互聯網電視牌照,向產業鏈下游延伸上受到制約。
 
  值得注意的是,BAT三家公司并未對影院業務表現出興趣,其關注的更多是智能手機、電腦及家庭娛樂領域。
 
  “中國電影銀幕在直線增長,而且還會繼續增長幾年。”上述業內人士說,“但家庭娛樂未來會替代傳統電影院,那時電影市場會再迎來一個增長點。”
 
  與光線傳媒相比,去年在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博納影業一直沒有啟動實質性的“互聯網化”,而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卻恰恰是最早提出影視產業未來要給BAT“打工”的人。
 
  2014年,博納影業發行影片票房占國產片總票房的15%,主營收入約2.54億美元,增長接近100%,其中超過三成是由影院業務創造。博納影業CFO齊志表示,2015年博納影業在電影方面投資35億-40億元,新建電影院35-40家,并在海外穩定布局。
 
  那么,問題來了:主營收入高速增長的博納影業又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擁抱互聯網?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