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倡的“互聯網+”一詞成為各大媒體熱議的主題,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出的“互聯網金融一定要適度發展,明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監管”與“深度競爭”也自然成為2015年互聯網金融與P2P網貸行業的兩大關鍵詞匯,對該行業今后規范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熱潮始于2012年,于2013年呈爆發式增長,在過去的2014年,互聯網金融依舊保持著飛速發展的態勢。但在其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也暗藏著網貸平臺踩雷、跑路、監管缺位的消息。可以說,互聯網金融正處于其發展階段中的重要拐點。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互聯網金融行業在過去的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但互聯網金融所推動的經濟發展是不容小覷的,而為了能夠使其適應實體經濟的發展需求,令其走上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對“監管出臺”的迫切需求也因此應運而生。“若通過‘兩會’的討論研究,2015年互聯網金融將迎來真正的‘監管元年’。”
據記者了解,從行業規模來看,我國的P2P網絡借貸總額已遠超英國和美國。這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發展普惠金融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截至2015年2月底,全國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達1646家,數據同時顯示,2月我國新上線的網貸平臺為77家,整體成交量達335.14億元。雖然政府監管尚未出臺,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依舊看好2015年的P2P市場,預計2015年P2P平臺數量或突破5000家,總成交量將突破6000億元。此外,《2014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顯示,2014年全年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為2528億元。
P2P市場的火熱已經使得第三方機構及銀行也準備涉足。“如今的投資市場競爭激烈,突出重圍的唯一方法便是順應市場變化調整自身戰略,開辟P2P市場便是時下順勢而為的決策,加之監管細則的即將出臺,定會促進其走向規范。”普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管寰宇在面對當前市場環境時做出以上解釋。
“P2P行業是新生事物,需要一定的包容度來鼓勵其創新與發展,避免監管過度、過緊而導致行業發展失去活力。所以,需要循序漸進地、松緊適宜地實施監管,同時也要避免因為擔憂監管過緊而放手不管。” 全國政協委員馬蔚華建議,具體監管內容應該包含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準入和退出規則、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監管內容以及對P2P網絡借貸平臺信息披露的要求。
管寰宇對記者表示:“伴隨著相關政策的即將出臺,P2P市場將會得到有效優化,此時入市便是最佳時機。普信資產也推出了六款P2P產品,多元化的理財產品是為了滿足投資者不同的理財需求,完成資產的合理配置,增加財富積累。總而言之,我們的改變最終是為了更好的服務。”
業內觀點認為,P2P快速發展是可以期待的。從政策方面看,各地政府大力扶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對P2P網貸行業形成利好之勢,而越來越多機構競相加入形成優勝略汰,有利于推動優質平臺透明、健康、快速的發展,由此可見,P2P網貸行業前景將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