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機構創始人歐蓬日前對業界發出預警:資本的寒冬將于明年三四季度到來,屆時在線教育的從業者們不會像現在這么容易拿到投資,現在應該盡可能儲備現金,以捱過即將到來的寒冬。
雖然“現金為王”的鐵律對于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重要,但反觀當下在線教育行業的投資熱潮,這樣的“警告”似乎來得有點“早”。
愛樂奇CEO潘鵬凱則對本報記者指出,“有太多的公司拿了風投之后,就大肆做營銷,但是內功沒有練好,產品和服務沒有做好,屬于本末倒置。”
資本“寒冬”到來?
在線教育作為一個超高速發展的行業,從來不缺少玩家。就連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要和奶茶妹妹聯手投資在線教育企業作業盒子,再看最近爆出的在線教育融資的新聞,只能說資本的寒冬遠未到來。
7月13日,中小學家教O2O平臺請他教再次對外宣布,已于今年6月初完成了86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盈信投資集團領投,而早期投資者梅花創投、紐信創投、51.com總裁龐升東則全部進行了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請他教今年五月剛宣布獲得6950萬A輪融資。據本報記者了解,請他教自2014年12月19日創立以來,融資總規模已超過1.5億。
據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請他教注冊家長用戶已有40萬,每天交易量為1000單左右,客單價在1000元以上,年內注冊家長用戶預計突破100萬。
家教類平臺的興起再次為在線教育行業“添了把火”。就在6月26日,家教O2O智能服務平臺輕輕家教宣布獲得了好未來領投的1億美元C輪融資,而當天下午,同為家教O2O平臺的瘋狂老師即向外界透露,在30天之內將獲得數千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不難看出,教育領域O2O平臺化可謂當今最流行的趨勢,興趣類教育平臺恒草堂,家教類平臺跟誰學、輕輕家教、請他教等等。一些傳統教育培訓機構用移動信息技術也加入到了在線教育O2O大軍中。
無疑互聯網+教育讓互聯網教育和移動教育將成為教育產業的下一個金礦。但面對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淘金者,不少專家表示,淘金者必須要隨時做好準備,避免越來越嚴重的同質化,不然,要么轉型創新,要么等死。
“互聯網+帶來的挑戰,使得更多的企業更直接地面對消費者,縮短了整個供應鏈、價值鏈的層級,更多的企業去面對消費者,與此同時互聯網+會使得整個社會各個行業脈動的頻率都會加快。”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運營管理系副教授劉少軒向本報記者指出。
劉少軒認為在大的企業或者說一個行業里面,領導者往往是各領風騷數十年,但不一定在數十年之后仍然可以保持優勢,因為公司最終的成敗取決于這個行業脈動的頻率,如果說這個行業脈動的頻率越快,一個領先企業維持的競爭優勢時間就越短。
“成功的企業更應該未雨綢繆,更應該去謀劃未來,更加應該居安思危,因為你的競爭優勢可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就會被顛覆。”劉少軒說。
產品為王
雖然在線教育市場“錢”景無限,但是仍然會有像歐蓬這樣的冷靜人士為整個行業發出預警:資本的寒冬也許就在明年。“現在應該盡可能儲備現金,以捱過即將到來的寒冬。”
“企業以現金為王,不僅是在經濟好的時候或差的時候,或者資本好的時候或差的時候,做企業的、企業家必須要有這個思路,必須要堅持現金為王。”潘鵬凱對本報記者說。
潘鵬凱認為特別是對教育行業的公司來說,堅持以現金為王來經營,是其日漸壯大的根本。“教育產業這種慢行業,教育的變現是緩慢的,循序漸進的,不是靠燒錢燒出來的,改變是很難的事情,所以要更加需要以現金為王來經營。”
“現金為王”的背后是產品和服務作為支撐。在線教育市場也一樣,只有做足準備、做好產品和服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有太多的公司拿了風投之后,就大肆地做營銷,但是內功沒有練好,產品和服務沒有做好,屬于本末倒置。”潘鵬凱認為。
可是,在政府關注、資本競逐、傳統教育機構爭相轉型的背景下,在線教育領域競爭激烈,正應和了劉少軒所說的“高脈動頻率”行業,尤其在K12領域,幾乎成為一片紅海。
剖析當前在線教育行業,學生、教師、題庫三元素成為各家公司布局在線教育的出發點,以在線教學、教學環節切入和題庫為主流模式,誕生了滬江網、一起作業、猿題庫、跟誰學等一眾拿到大筆風投的互聯網新貴。而有更多的創業公司前仆后繼。
很多公司 都在思考如何一網打盡全中國所有K12教師和學生,并且讓他們在自己的平臺實現所有教學與學習環節,卻在對未來的展望上以“大數據”一言蔽之,而另一方面又只能依靠傳統盈利模式(內容、服務、軟件、傭金、廣告)來支撐成本。這已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目前通行的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這造成了對于技術和內容的無限崇拜的市場現狀,而這一目標的具體表現就是——擁有名師授課視頻和名校即時題庫,以簡單粗暴的知識點的碎片化來解決用戶與內容的匹配問題。“我看好對成人教育的投資,對于K12基礎教育的互聯網教育,基本沒啥機會。
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不一樣,美國是公立學校師資普遍實力很弱,所以需要優質的在線資源作為補充。但是中國學生在學校中已經學習負擔很重,而且教師講解知識點的能力很強,所以學生不會有動力去網上點開資源觀看。同樣,學校的作業壓力已經不小,學生對找資源做題也普遍非常反感。”思來氏CEO張韞向本報記者指出。
張韞認為無論是做題類,還是授課類的在線教育,都沒有找準客戶的實際需求。而成人更需要的是碎片化時間的課程,他們選擇學習,更多會出于自發的意愿,付款的行為發生也更順暢。
不管未來是否會出現改變在線教育生產狀況的一次“資本寒冬”,獨特的定位和創新特性才是在線教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只有圍繞核心競爭力做對用戶有價值的產品服務,并提高服務質量,才能在未來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雖然“現金為王”的鐵律對于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重要,但反觀當下在線教育行業的投資熱潮,這樣的“警告”似乎來得有點“早”。
愛樂奇CEO潘鵬凱則對本報記者指出,“有太多的公司拿了風投之后,就大肆做營銷,但是內功沒有練好,產品和服務沒有做好,屬于本末倒置。”
資本“寒冬”到來?
在線教育作為一個超高速發展的行業,從來不缺少玩家。就連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要和奶茶妹妹聯手投資在線教育企業作業盒子,再看最近爆出的在線教育融資的新聞,只能說資本的寒冬遠未到來。
7月13日,中小學家教O2O平臺請他教再次對外宣布,已于今年6月初完成了86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盈信投資集團領投,而早期投資者梅花創投、紐信創投、51.com總裁龐升東則全部進行了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請他教今年五月剛宣布獲得6950萬A輪融資。據本報記者了解,請他教自2014年12月19日創立以來,融資總規模已超過1.5億。
據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請他教注冊家長用戶已有40萬,每天交易量為1000單左右,客單價在1000元以上,年內注冊家長用戶預計突破100萬。
家教類平臺的興起再次為在線教育行業“添了把火”。就在6月26日,家教O2O智能服務平臺輕輕家教宣布獲得了好未來領投的1億美元C輪融資,而當天下午,同為家教O2O平臺的瘋狂老師即向外界透露,在30天之內將獲得數千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不難看出,教育領域O2O平臺化可謂當今最流行的趨勢,興趣類教育平臺恒草堂,家教類平臺跟誰學、輕輕家教、請他教等等。一些傳統教育培訓機構用移動信息技術也加入到了在線教育O2O大軍中。
無疑互聯網+教育讓互聯網教育和移動教育將成為教育產業的下一個金礦。但面對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淘金者,不少專家表示,淘金者必須要隨時做好準備,避免越來越嚴重的同質化,不然,要么轉型創新,要么等死。
“互聯網+帶來的挑戰,使得更多的企業更直接地面對消費者,縮短了整個供應鏈、價值鏈的層級,更多的企業去面對消費者,與此同時互聯網+會使得整個社會各個行業脈動的頻率都會加快。”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運營管理系副教授劉少軒向本報記者指出。
劉少軒認為在大的企業或者說一個行業里面,領導者往往是各領風騷數十年,但不一定在數十年之后仍然可以保持優勢,因為公司最終的成敗取決于這個行業脈動的頻率,如果說這個行業脈動的頻率越快,一個領先企業維持的競爭優勢時間就越短。
“成功的企業更應該未雨綢繆,更應該去謀劃未來,更加應該居安思危,因為你的競爭優勢可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就會被顛覆。”劉少軒說。
產品為王
雖然在線教育市場“錢”景無限,但是仍然會有像歐蓬這樣的冷靜人士為整個行業發出預警:資本的寒冬也許就在明年。“現在應該盡可能儲備現金,以捱過即將到來的寒冬。”
“企業以現金為王,不僅是在經濟好的時候或差的時候,或者資本好的時候或差的時候,做企業的、企業家必須要有這個思路,必須要堅持現金為王。”潘鵬凱對本報記者說。
潘鵬凱認為特別是對教育行業的公司來說,堅持以現金為王來經營,是其日漸壯大的根本。“教育產業這種慢行業,教育的變現是緩慢的,循序漸進的,不是靠燒錢燒出來的,改變是很難的事情,所以要更加需要以現金為王來經營。”
“現金為王”的背后是產品和服務作為支撐。在線教育市場也一樣,只有做足準備、做好產品和服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有太多的公司拿了風投之后,就大肆地做營銷,但是內功沒有練好,產品和服務沒有做好,屬于本末倒置。”潘鵬凱認為。
可是,在政府關注、資本競逐、傳統教育機構爭相轉型的背景下,在線教育領域競爭激烈,正應和了劉少軒所說的“高脈動頻率”行業,尤其在K12領域,幾乎成為一片紅海。
剖析當前在線教育行業,學生、教師、題庫三元素成為各家公司布局在線教育的出發點,以在線教學、教學環節切入和題庫為主流模式,誕生了滬江網、一起作業、猿題庫、跟誰學等一眾拿到大筆風投的互聯網新貴。而有更多的創業公司前仆后繼。
很多公司 都在思考如何一網打盡全中國所有K12教師和學生,并且讓他們在自己的平臺實現所有教學與學習環節,卻在對未來的展望上以“大數據”一言蔽之,而另一方面又只能依靠傳統盈利模式(內容、服務、軟件、傭金、廣告)來支撐成本。這已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目前通行的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這造成了對于技術和內容的無限崇拜的市場現狀,而這一目標的具體表現就是——擁有名師授課視頻和名校即時題庫,以簡單粗暴的知識點的碎片化來解決用戶與內容的匹配問題。“我看好對成人教育的投資,對于K12基礎教育的互聯網教育,基本沒啥機會。
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不一樣,美國是公立學校師資普遍實力很弱,所以需要優質的在線資源作為補充。但是中國學生在學校中已經學習負擔很重,而且教師講解知識點的能力很強,所以學生不會有動力去網上點開資源觀看。同樣,學校的作業壓力已經不小,學生對找資源做題也普遍非常反感。”思來氏CEO張韞向本報記者指出。
張韞認為無論是做題類,還是授課類的在線教育,都沒有找準客戶的實際需求。而成人更需要的是碎片化時間的課程,他們選擇學習,更多會出于自發的意愿,付款的行為發生也更順暢。
不管未來是否會出現改變在線教育生產狀況的一次“資本寒冬”,獨特的定位和創新特性才是在線教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只有圍繞核心競爭力做對用戶有價值的產品服務,并提高服務質量,才能在未來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