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的風投家似乎陷入了某種“怪圈”:一方面面對著初創企業節節攀高的估值和上市(IPO)等退出活動的放緩令他們感到擔憂,另一方面對初創企業的投資卻又停不下來。
近日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由對硅谷地區風投家的調查結果所形成的硅谷風投家信心指數在今年第二季度已經跌至2年來最低點,該指數主要反映了硅谷風投業人士對未來6至8個月的看法。
但與此同時,風投對于初創企業的投資力度卻沒有絲毫的減緩。數據顯示,第二季度,風投對美國初創企業的投資總額高達192億美元,該數額與2000年第四季度的水平相當。
上述投資額中的絕大部分都進入到了初創企業融資的中后輪,使得上半年初創企業估值的中位數達到3.1億美元,去年同期該中位數為2.13億美元。
與此同時,10億美元估值以上的初創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10億美元估值以上的“獨角獸”初創公司數量已經達到107家,去年同期該數字為不到60家。
但在初創企業估值不斷節節攀升的同時,卻是IPO等退出活動的減緩。根據IPO研究機構Renaissance Capital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風投通過IPO退出的數量僅為17個,為兩年來最低點,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40個。
不僅是IPO這樣的退出方式發生銳減,通過企業并購、合并等方式退出的數量也大為減少,包括IPO在內,第一季度共有181起退出,而去年同期為255起。
紅點資本合伙人Tomasz Tungus對現狀公開表達了擔憂,他表示僅僅為了適應2014年獲得4000萬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的投資,目前就需要2倍于2000年的IPO數量。
但Andreessen Horowitz的執行合伙人ScottKupor則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造成目前現狀的原因是由于“投資科技行業的錢從公開二級市場轉移到一級市場”。
他的這一說法被當前的一些市場行為所印證:很多過去投資于二級市場的共同基金、對沖基金等投資機構,都開始紛紛參與到風投領域,這種投資行為的“前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初創企業估值不斷走高,同時IPO活動放緩。
近日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由對硅谷地區風投家的調查結果所形成的硅谷風投家信心指數在今年第二季度已經跌至2年來最低點,該指數主要反映了硅谷風投業人士對未來6至8個月的看法。
但與此同時,風投對于初創企業的投資力度卻沒有絲毫的減緩。數據顯示,第二季度,風投對美國初創企業的投資總額高達192億美元,該數額與2000年第四季度的水平相當。
上述投資額中的絕大部分都進入到了初創企業融資的中后輪,使得上半年初創企業估值的中位數達到3.1億美元,去年同期該中位數為2.13億美元。
與此同時,10億美元估值以上的初創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范圍內,10億美元估值以上的“獨角獸”初創公司數量已經達到107家,去年同期該數字為不到60家。
但在初創企業估值不斷節節攀升的同時,卻是IPO等退出活動的減緩。根據IPO研究機構Renaissance Capital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風投通過IPO退出的數量僅為17個,為兩年來最低點,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40個。
不僅是IPO這樣的退出方式發生銳減,通過企業并購、合并等方式退出的數量也大為減少,包括IPO在內,第一季度共有181起退出,而去年同期為255起。
紅點資本合伙人Tomasz Tungus對現狀公開表達了擔憂,他表示僅僅為了適應2014年獲得4000萬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的投資,目前就需要2倍于2000年的IPO數量。
但Andreessen Horowitz的執行合伙人ScottKupor則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造成目前現狀的原因是由于“投資科技行業的錢從公開二級市場轉移到一級市場”。
他的這一說法被當前的一些市場行為所印證:很多過去投資于二級市場的共同基金、對沖基金等投資機構,都開始紛紛參與到風投領域,這種投資行為的“前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初創企業估值不斷走高,同時IPO活動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