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谷歌宣布,從2017年1月(Chrome56)開始,正式將某些HTTP頁面標記“不安全”,比如含密碼或信用卡信息傳輸的HTTP頁面,而未來的長期計劃是將所有HTTP頁面都標為不安全,目的是讓用戶更加安全的瀏覽站點。
我們知道,HTTP協議傳輸的數據都是未加密的,也就是明文的,因此使用HTTP協議傳輸隱私信息非常不安全。為了保證這些隱私數據能加密傳輸,網景公司設計了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協議用于對HTTP協議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從而就誕生了HTTPS。
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HTTPS的推廣依然不順利。
今年初,谷歌展示了在Chrome上,未使用HTTPS加密網站會在地址欄被打上“紅叉”,以警示其不安全性。
首發的Chrome版本是v56,谷歌將在未來的版本中按此計劃更新發布,但是建議網站盡快從HTTP轉換成HTTPS。HTTPS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容易實施,價格也更加便宜了。網絡的性能和最新功能對HTTP將更加敏感。了解谷歌的指南,開始入手建立HTTPS加密。
這種做法一方面是為了避免第三方竊聽或阻斷流量,保護用戶的隱私和安全,另一層意義則是實現網站對數據的獨享。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就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