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營改增”擴圍挑戰:部分行業稅負反而上升

“營改增”擴圍挑戰:部分行業稅負反而上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15 20:03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89

[導讀]2013年4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會議決定要從地區和行業兩個層面實現“擴圍”
  “營改增”再度迎來擴圍。
  2013年4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會議決定要從地區和行業兩個層面實現“擴圍”:自今年8月1日起,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即“1+6”試點在全國范圍內推開,適當擴大部分現代服務業范圍,將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等納入試點。據測算,全部試點地區企業2013年將減輕負擔約1200億元。
  同時,會議還提出要擴大行業試點,擇機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這也印證了之前媒體傳出的數個行業將會在今年納入試點的消息,當時提到的三個行業是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但是這次擴圍把建筑安裝排除在外。
  此次擴圍意義重大。從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啟動試點以來,已經有12個盛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成為試點地區。但是,擇地試點的模式極易產生政策洼地效應,稅負下降將導致資本向政策洼地聚集,從而造成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
  從實現擴圍的服務業角度看,“服務行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生產性服務企業,第二類是生活性,或者是消費性服務企業,第三類是公共性服務企業。現在‘營改增’剛剛是生產性服務企業,伴隨改革進展,最終環節是進入到第二三類型的企業。”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健認為。
  “擴圍”挑戰
  “實際上今年的財稅收入形勢并不太好。前三個月稅收增長率很低,并且減稅的幅度大于原來的預期。”胡怡健說。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1-2月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為19594億元,同比增長5.9%。而2012年1-2月份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同比增長9.5%。可見稅收收入的增幅在下降。
  在減稅幅度方面,根據財政部2月份的數據顯示,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納稅人超過100萬戶,試點當年共實現減稅超過400億元。
  “我們業內都預測營改增擴圍的改革會在下半年推出,因為3月份剛剛完成換屆,但沒想到改革4月份就推出來了,可見決策層對推進營改增的重視程度。”一位接近財政部的內部人士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不過‘1+6’在全國推廣,以及行業擴至新增郵電通信和鐵路運輸兩個行業都在我們預期當中。”
  而之所以選擇郵電通信和鐵路運輸兩個行業,在于這兩個行業面臨的行政管理阻力最校這兩個行業都屬于國家壟斷行業,其所涉及的企業都是幾個大型國企,并沒有小規模或其他一般納稅人等。“對于這兩個行業,只要高層說時間到了應該改了,那改起來不會有什么問題。”前述內部人士說。
  但是在李克強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并沒有提到這兩個行業的試點時間。前述內部人士預測,時點應該會在“1+6”全國推廣之后,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郵電通信和鐵路運輸的改革將會一帆風順。對于這兩個行業來說,其適用稅率都將為11%。而因抵扣范圍、增值稅發票管理等問題,反而會導致一定程度的稅負上升。
  郵電通信稅負計算題
  郵電通信業包括兩個行業:郵政業和電信業。分開來講,這兩個行業所面臨的“營改增”問題其實都不樂觀。
  對于電信業來說,根據業內分析師提供給《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的情況,電信行業的三大運營商,即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從去年年底開始進行了內部測算,如果按照11%的稅率進行改革的話,都會產生稅負增加的情況,在沒有任何優惠時,對凈利最大的負面影響可能會達到5%。
  典型案例就是上海移動,利潤下降9個億,原稅負3.4%,現在4.7%。
  “電信的改革,不但是電信本身,還涉及到電信作為平臺的產業鏈。而對于要建立發展現代化的信息工程智能城市,電信的稅負提高,會對產業鏈帶來負面的影響。”胡怡健說。
  其實在財稅部門的測算中,11%的稅率基本可以維持平衡。但出現這樣的稅負增加,一方面是理論抵扣和實際抵扣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實際抵扣中不是所有購置都能拿到增值稅發票。另外,還有一些設備沒有分清楚,以基站為例,如果算作不動產就無法抵扣,而算做設備就可以抵扣,所以存在不確定性。
  運營商的對策是希望把電信分為兩塊:基礎電信和增值電信。基礎電信指電話、網絡等,因其設備抵扣比較多,按照11%征稅。增值電信,如手機的捆綁銷售,手機的其他延伸功能,和數據服務、互聯網服務等,分離出來相當于服務業,在沒有設備等進項抵扣時,希望按照現代服務業的6%稅率來征稅。
  業內分析師的消息稱,為應對稅負的問題,三大運營商已經聯合向決策層進行反映,而決策層已經批復讓財稅部門再研究一下。“現在就看運營商和財稅部門討價還價的能力了。”該分析師說。
  對于另一個行業——郵政業,因為也屬于國家壟斷行業,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推進同樣不存在難度,但是也有進項抵扣少的問題。
  鐵路、建筑安裝或面臨更大阻力
  “選擇鐵路運輸是因為,現在的交通運輸當中就剩鐵路了,鐵路運輸尚未納入試點對聯運企業是一個很大的困擾,今年拓展到這個行業的話,對企業而言進項稅可以增加。”畢馬威北京稅務部高級經理沈瑛華說。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鐵路運輸不納入改革試點范圍,僅有陸地交通運輸行業試點改革,和鐵路系統開展的合作業務則不能進行抵扣,這樣可能會增加試點企業的運輸負擔。將鐵路納入“營改增”,能夠完善抵扣鏈條,避免上述現象發生。同時又可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而之所以去年交通運輸業的“營改增”沒有把鐵路納入,是由于當時由上海先行先試,但是鐵路不是某一個城市固定的而是跨省市的,在某一省市實施改革可能性就比較小,所以必須進行全國統一實施。這在已經試點的第二年推出,更加穩妥。
  但是鐵路運輸的問題也在于,其進項抵扣項目并不充分。鐵路的進項主要是機車,還有煤電油、維修費用等。由于發展階段的不同,高鐵這幾年的發展相當快,大量的設備采購已經完成,現在可抵扣的項目就少了很多。
  另外,鐵路的軌道在應該劃分為不動產還是設備上,還存在分歧。因為不動產是不能抵扣的,設備是可以抵扣的,而軌道又是不動的,是否應該算設備還在討論中。
  除了郵電通信和鐵路運輸,還有一個被熱炒為“營改增”的新增行業——建筑安裝。在去年10月2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的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座談會上,提到了三個新增行業,除了郵電通信和鐵路運輸,還有建筑安裝。而在4月10日的會議中,建筑安裝卻沒有出現在新增試點行業的隊列中。
  “建筑安裝的推行難度要比之前每個行業都要大得多。對于建筑業來說,其下游是不動產,現在還沒有營改增。如果中間環節改了,下游不改,整個產業鏈沒有打通,就沒有辦法形成抵扣鏈。相當于建筑施工的進項可以抵扣了,但是銷項沒有出路。”胡怡健說。“所以有人提出來,不動產一起改。但是不動產又涉及到房地產,比較敏感。”
  另外,由于現在的建筑安裝行業并不規范,多是層層承包,很多施工隊都是一個工頭帶著幾個人,無法進行統計。在管理上的困難導致很多進項稅沒法進行抵扣,如材料費、設備購置費和其他服務費無法拿到發票。另一方面,很多開發票的反而價格會被提升。
  因為也存在抵扣項目不充分的情況,現在測算的11%稅率也會引起稅負增加。由于建筑業的下游是房地產,稅負增加可能帶來建筑成本的上升,因而會推動房價上漲,地方政府就非常謹慎。
  “所以對于建筑安裝行業,可見決策層現在的方案設計還是比較謹慎。”胡怡健說,“不管怎樣,可預見的是改革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前期的改革企業得利比較大,有甜頭。后期的改革就未必,反而要吃點苦頭了。
  (財經國家新聞網)(財經國家周刊)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