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社會用電量增幅創新低、消費品零售額增長乏力……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國民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比去年四季度的7.9%下降0.2個百分點,也低于此前8%的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里,工業增加值、用電量兩項重要經濟指標雙雙回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3月用電量僅增長2%,創46個月次低。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認為,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已經連續13個月負增長,說明企業面臨經營困難,市場還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用電量與經濟增長關系密切,用電量增速創新低說明實體經濟仍舊低迷,同時也印證了經濟增長回落的事實。
從數據上看,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除了外貿表現可圈可點,消費、投資增長乏力。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9%,與去年同期持平。“消費與收入關系密切,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長不足7%,導致消費購買力下降。此外,中央反對鋪張浪費和嚴控三公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消費的增長;投資增速較慢主要因為目前國內很多產業處于產能過剩狀態,企業沒有非常好的投資回報,就造成了投資增長乏力;外貿增速回升超預期主要是因為美歐等國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國際市場好轉,帶動了外貿增長?!?陳及說。
在陳及看來,此前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增長方式較粗放,雖然增速很快,但泡沫很大,不少行業存在產能過剩情況,GDP增長7.7%在全球范圍內仍是一個很高的速度,增速回落是市場自身發生調節作用的結果,市場在淘汰落后產能、轉變發展方式,是經濟增長回歸市場規律的一個過程。
對于未來經濟走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現在經濟見底回升的基礎還比較脆弱,但延續回落態勢的可能性也不大,慢慢地會有溫和反彈?!半S著施工旺季的到來,‘十二五’后期的一些重大項目開工,還是會使得未來經濟溫和回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