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進一步深化乳制品、酒類、調味品、食品包裝材料、“地溝油”等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與此同時,我國還將加快食品安全標準建設,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食品相關標準的清理。
全面排查隱患
近些年,毒奶粉、地溝油等問題相繼曝出,讓食品安全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之一。國務院在《工作安排》中表示,要集中力量全面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在種植、養殖、屠宰、生產、流通、餐飲以及進出口等各環節廣泛排查各類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深挖帶有行業共性的隱患和“潛規則”。重點排查列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的物質。在此基礎上,建立風險隱患清單,實施整治督辦制度,堅決清理整頓不符合食品安全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堅決取締“黑工廠”、“黑作坊”和“黑窩點”。
對于前期已經投入大量精力整頓的領域,國務院強調要切實鞏固治理成果,繼續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進一步深化乳制品、酒類、調味品、食品包裝材料、“地溝油”等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
此外,國家還將開展飼料農藥獸藥專項整治,全面加強對飼料、農藥和獸藥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嚴格執行許可準入制度;開展私屠濫宰和“注水肉”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嚴格屠宰行業準入,加強定點屠宰企業資格證牌使用管理;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完善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行政許可制度,整頓、關閉不符合規定的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食品標簽標識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細化完善食品標簽標識管理規定,著力解決食品標簽標識不規范問題。
建設食品追溯體系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食品安全工作的監管,國務院表示,將加快食品安全標準建設,健全標準審評程序和制度,增強標準制定的透明度。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食品相關標準的清理,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食品添加劑使用、食品生產經營規范、農藥獸藥殘留等方面的標準,制修訂蜂蜜、食用植物油等產品標準和配套檢驗方法標準。
與此同時,國家將推動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餐廚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化利用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強化相關法律法規的銜接,完善監管執法依據,加大懲處力度。明確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偵辦中的行為定性、案件管轄、證據規格等法律適用問題,特別是行政執法證據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問題。推動地方加快畜禽屠宰、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根據國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化資源,按照統一的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建設國家食品安全信息平臺,2013年底前,完成主系統和子系統的總體規劃和設計。統籌規劃建設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統一追溯編碼,確保追溯鏈條的完整性和兼容性,重點加快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類、蔬菜、酒類、保健食品電子追溯系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