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月履新開始,盡管出席公開會議的次數并不多,但新任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和國資委黨委書記張毅對國資管理的重點已有初步闡述。
由于國企的首要社會責任在保值增值,但國有企業的利潤剛從去年大半年負增長的情況下走出,國企未來的經營情況也是蔣潔敏最為關注的話題。
3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全委干部大會。蔣潔敏在會上重點要求央企今年要做到“利潤保持增長,稅收保持穩定,基礎進一步夯實”。
在推進結構布局的戰略性調整時,蔣潔敏強調,“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領域的中央企業要進一步做強做優,增強控制力,其他領域要不斷提高競爭力”。
其中,“做強做優”的提法順承了前兩任國資委領導的思路,推進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方向也與中央“轉方式、調結構”的思路吻合。
新任領導上任之初都有調研傳統,蔣潔敏和張毅還將監事會作為調研的第一站。
國有企業監事會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稽察特派員公署,自成立以來通過監督調研匯報等工作扮演了國企“啄木鳥”的角色。由于作為出資人的國資委和企業董事會之間可能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央企負責人出身的蔣潔敏自然知道監事會在兩者之間的信息橋梁和內部監督重要作用。
另外,監事會主席都是在國企改革管理中富有經驗的領導干部,又在央企內部監督多年,向他們廣泛聽取意見,也能快速了解各行業現階段經營利弊。
國資委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蔣潔敏主任和張毅書記上任伊始把監事會作為調研第一站,體現了對監事會工作的高度重視,從過去兩年開始,監事會在企業年度考核和企業負責人監督方面的重要性一直在加強。
蔣潔敏在會上強調,下一步監事會要圍繞中央企業的地位和作用,認真梳理企業經營范圍,厘清主營業務、多元業務,研究提出有關戰略調整和發展建議。
張毅則在會上提出,監督的目的是為了把企業搞好,要將監督管理寓于服務之中,既要加強監管,善于發現問題、防范風險,又要注意保護和調動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企業抓經營、強管理、創效益。
下一階段,國企如何進退也是外界關注的議題。在4月11日國資委召開離退休老干部座談會時,蔣潔敏提出,“堅定不移地堅持‘兩個毫不動爺,理直氣壯地發展壯大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這可能已經向外界對前述問題予以了解答。
而在新一任國資委領導履任一月之際,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在近日連發《新國企,新起點》的專題文章,客觀解讀國企的現狀和未來,或許也透露了高層肯定并支持當前的國企改革成果,并希望國企在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繼續推進內部機制改革。(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