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可能呈現“前低后高”走勢,上半年緩中回穩,全年有望實現14.5%的增長目標
⊙記者 秦菲菲
一季度疲弱的消費數據引起了高層關注。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把擴大內需、完善消費政策放在下一階段經濟工作的首位提出。相關部門也在抓緊研究促消費政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8日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可能呈現“前低后高”走勢,上半年緩中回穩,全年有望實現14.5%的增長目標。他同時稱,相關部門正在共同研究促消費的政策。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消費增速為1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分別比去年同期放緩2.4和0.1個百分點。
沈丹陽認為,導致消費增速回落主要有四個因素:一是物價增速回落;二是汽車銷售和石油及制品消費降幅比較大,一些地方汽車限購、限行等政策以及天氣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汽車和石油的相關消費;三是反對鋪張浪費型消費效果明顯;四是城鄉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別回落3.1和3.4個百分點。
在談到今年整體消費形勢時,沈丹陽說,“總體上我們仍然是看好的。如果不出現大的突發事件,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可能呈現‘前低后高’走勢。” 他認為,隨著宏觀經濟進一步回暖以及消費投資環境改善,三、四季度消費增速有可能回升,全年仍然有望實現預期14.5%的增長目標。
宏觀經濟開局平穩、外部需求有所好轉、居民消費信心持續向好都是積極因素。此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進,城鎮化步伐加快等,都將為消費平穩增長提供堅實的基矗(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