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通報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財苑孫立堅教授于8月27日做客財苑社區時指出,自貿區平臺的建設將會使我們的制造業不斷向服務業方向提升,也會將完善相關的許多法律體系。
孫立堅教授指出,自由貿易區的“貿易”不能簡單理解我們過去的出口,也不是為了平衡順差,強調商品進口,而是更高層次的自由貿易,比如,跨國企業的資金賬戶管理,金融人才的交流,外資金融業務的管制放開和隨之而來的服務技術的引進等。這些都是以前我們沒有介入的要素貿易形式,今天中國政府想通過開放來倒逼我們改革,通過自貿區平臺的建設,將我們的制造業不斷向服務業方向提升。
近期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了社會討論焦點,許多人都比較關心能對目前經濟能帶來哪些方面較大的、直接的改變,孫立堅教授認為最大的變化,就是和當年加入世貿組織時候一樣,完善很多法律體系,即摒棄那些可能阻礙自貿區業務發展的法律,而對要素市場管制的放開所帶來的一些新挑戰,比如知識產權,信息披露機制、市場參與者的產權和信用的界定等相關法律條例都需完善和補充。而至于自貿區內的業務內容完全遵循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將會有很大的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