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9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6%,增速比6月提高5.3個百分點,其中,主營活動利潤3455億元,增長1.8%,而6月為下降2.3%。業內認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升主要受實體經濟回暖影響,盡管增速有所提高,但新增利潤僅集中于少數行業,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仍然較低。
數據顯示,7月新增利潤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汽車制造等四個行業。7月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主營活動利潤330.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5.5億元;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主營活動利潤14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5億元;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主營活動虧損10.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74.3億元,相當于主營活動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63.8億元;汽車制造業主營活動利潤26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億元。
統計局測算,上述四個行業合計新增主營活動利潤354.8億元,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活動利潤增長10.5個百分點。而其余37個行業主營活動利潤減少293.7億元,將工業企業主營活動利潤增速向下拉動8.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認為,盡管7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有所提高,但新增利潤僅集中于少數行業,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仍然較低。并且,單位成本仍在攀升,受原材料購進價格降幅小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和人工成本上升較快的影響,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達87.07元,比去年同期提高0.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