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35個部門組成的經濟體制改革聯席會議制,近日已由國務院批復同意成立――6日,中國政府網透露的這一消息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昨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的知名專家認為,這意味著釋放“改革紅利”、推進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實質性舉措將越來越多。
據悉,這一“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聯席會議的成員單位達35個,包括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國資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銀監會、證監會等單位。
其主要職責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協調解決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重大問題;研究論證重大改革方案;組織重大改革事項聯合調研;研究完善改革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協調重大改革事項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協調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各專項試點涉及的重要問題和重大政策;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廣東省政府參事陳鴻宇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內需不足、增長粗放等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任務繁重,很重要的就是必須加快新一輪經濟體制改革。比如,財政體制不進一步改革,如何加大投入推進新型城鎮化、解決“三農”問題就受到制約;要擴大內需,打破區域行政邊界的約束,就需要加大對內對外開放,等等。
“這次建立經濟體制改革聯席會議制,起碼在三方面將加大促改革的力度。”陳鴻宇分析,一是可以提高經濟體制改革的統籌層次,有利于科學的頂層設計;二是可以減少部門利益對改革的阻礙,有利于改革更徹底;三是改革是個動態的過程,聯席會議有更大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