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城鎮化率年增速1%為宜

城鎮化率年增速1%為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11 09:40  瀏覽次數:54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陸大道認為,城鎮化速度不宜過快,城鎮化率保持在1%比較合適。
  8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專門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及有關專家,聽取城鎮化研究報告并與他們進行座談。昨日,作為中科院城鎮化課題總負責人,陸大道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產業無法支撐高城鎮化率?
  陸大道認為,城鎮化的規模和速度,不能人為推高。其中關鍵一點是產業的支撐能力。然而,近年來較高的城鎮化增速導致產業很難支撐其發展,或者說,城市吸納非農業人口的能力,跟實際進入城市的農業人口的規模不相適應。
  陸大道認為,城市就業是決定城市化速度、城市規模最主要的支撐條件。但近年,吸納就業人口的增長速度趕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長速度。
  通俗來說,城鎮化率指每年城市人口增長的規模占據全國總人口的比重。按照2012年城鎮化率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來計算,也就是接近1700萬人口進城。然而,中國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僅徘徊在1000萬~1200萬之間。
  在產業無法更多滿足就業的條件下,陸大道認為,今后城鎮化速度不能過高,每年1個百分點的增速比較合適。
  陸大道說,最近十多年來,城鎮化發展主要依靠服務業就業的增加,未來城鎮化也還是要增加服務業比重。“資源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要下降,技術密集型的、知識密集型的要上升。”產業是城鎮化關鍵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尤其是最近15年,我國城鎮化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然而,城鎮化也存在質量不高、缺乏科學規劃等問題。
  在城鎮化研究報告座談會上,不少院士提出,尤其是城鎮化率虛高,1億多農民工進城后享受不到同等公共服務,只能算是“半城鎮化”。
  陸大道也說,這些年來,城鎮化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土地城鎮化高速度、大規模,但人的城鎮化速度比較慢。從農村至城市的農民工,在生活質量、社會保障,以及其所從事職業的穩定性方面,還存在不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2000年~2010年,我國耕地減少1億畝左右,建設用地占到30%~40%,這其中城鎮化征地又占主要部分。“這種情況使得耕地非農化太快,耕地損失太大,是不可持續的。”陸大道說。
  除了耕地,大規模的城鎮化發展還導致當地生態系統遭受影響,環境逐步變差。
  李克強在座談會上表示,對于這些問題,要高度重視。推進新型城鎮化,就是要以人為核心,以質量為關鍵,以改革為動力,使城鎮真正成為人們的安居之處、樂業之地。這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城鎮化關系到現代化成敗?
  陸大道透露,座談會上兩院院士提到,城鎮化關系到我國現代化的全局。而李克強起碼有兩次表示,城鎮化關系到我國現代化的成敗。
  中科院城鎮化課題組預期,再過二三十年,我國將大概有2000座城市,其中100萬人口的城市將達到200個左右,500萬人口的城市將接近30個,1000萬的城市接近15個。
  課題組建議,今后一段時間,近期和中期,也可以理解為10年以內,每年按照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1300多萬。
  此外,中國要走符合國情的城鎮化道路,這條道路就是資源要節約、環境要友好。人均自然資源,尤其是水、土,在國際上,都是短缺的。
  陸大道表示,我們在人均資源的占有和消耗方面,沒有資格效仿歐美國家,而是要向日本、韓國學習。東京人均綜合占地78平方米,而北京卻高達130~140平方米。在他看來,未來中國大中城市人均綜合占地應該保持在70~100平方米。
  此次中科院城鎮化課題研究名為《關于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合理進程和空間布局研究》,預計2014年底結項。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