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限制公款送禮影響黃牛生意 卡販生意冷清收入減半

限制公款送禮影響黃牛生意 卡販生意冷清收入減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2 09:15  瀏覽次數:39
  對安貞華聯商廈門口的黃牛來說,這個節日“生意”有點冷清
  限制公款送禮影響黃牛生意 記者暗訪發現――
  卡券黃牛黨節日收入減半
  “沒生意,原以為到了中秋節能大賺一筆,卻沒想到今年的收入差不多要少一半。”倒賣禮品卡的黃牛黨李女士感慨,限制公款消費和反腐的措施,讓她的日子變得很難過。
  中秋節前,北京青年報記者暗訪禮品卡、月餅券等回收市場,發現往年在節日前異常活躍的黃牛市場今年變得略顯冷清。而在這背后,是一些公職人員開始拒收節假日卡、券的新變化。
  卡販:生意冷清、收入減半
  在安貞華聯商場門口的小廣場上,回收禮品卡的黃牛黨曾經一度占據著每個角落,路過的行人不時會聽到“有卡賣嗎?”的招呼聲。今年中秋節前,記者卻發現,卡販隨處可見的盛況已經不比往年了。
  9月18日上午,中秋節前一天。華聯商場門口的黃牛黨已經“上班“。他們三三兩兩坐在廣場上的花壇邊,手里拿著連成一串的各種禮品卡,打量著過往的路人。不過,和往年此起彼伏的“有卡賣嗎?”的吆喝聲相比,今年的卡販們顯得“矜持”了很多,人數也比往年少了近半。偶爾有賣卡的市民停下腳步,小聲地和卡販交談,往往也是在一番議價之后才成交。
  卡販李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限制公款送禮的禁令對她的生意影響很大,生意量比往年減少了一半左右,她的收入也相應下降。往年到節假日的月份,收入過萬非常輕松,而本月過去了大半月,也不過才掙了四五千塊錢。
  “主要是市面上已經很少見到大面額的卡,往年每天都能收到面額三五千的卡,今年看到更多的只是300、500元面額的卡,1000元已經算是大面額了。”李女士說,往年不愿收的低面額卡今年成為其收入主要來源,她收來以后再加價0.1折賣給上家,一張卡也就能掙5元、10元。
  在宣武門莊勝崇光商場附近,黃牛黨張先生說,今年不但卡不好收,也不好賣,往年都是有固定團購客戶來買他收上來的卡,很好出手,但是今年很多團購客戶不來買卡了,據說是節日前上面下發過不讓公款送禮的文件,所以他只能將賣卡的對象鎖定在來商場購物的消費者。
  張先生說,在收銀臺附近問準備現金消費的顧客要不要收卡,或者直接將手中的卡以一定折扣直接賣給顧客,成為了他現在把卡賣出去的主要方式。而這樣的方式,比往年的固定團購客戶相比,不但要耗費更大精力而且效率很低。
  券販:準備改行了
  9月19日是大多數月餅券兌換實物的最后一天,北青報記者在太陽宮百盛門口的哈根達斯月餅兌換點看到,臨時搭建的兌換棚前排滿了趕在過期前換月餅的市民,一旁的幾名黃牛卻生意冷清。
  “原價238元的50元一張,這也太不劃算了。”原本想賣券的史女士在向黃牛詢價后打消了念頭,打算換了冰淇淋月餅后帶回家慢慢吃。
  黃牛小楊說,今年倒月餅券的生意很難做,過去半個月,他以每張50元到100元一張的價格回收了近百張月餅券,原本打算節前每張加價50元再賣出去給送禮的人,但是打電話給老客戶推銷月餅券卻遇冷,很多人都說今年不送禮了,或者已經從其他人手里買了。
  “有一陣擔心券會砸在手里,后來趕緊找了個機會脫手,一張只掙10元錢。”小楊說,這之后他就不敢再收月餅券了,往年中秋節很受歡迎的大閘蟹券今年也不行了,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收入的下降讓他這個節日過得很心煩。
  “按照多年的職業經驗,原來以為限制送禮的要求只是一陣風,刮過一陣以后是禮照送,沒想到這次持續時間會這么長。”小楊說,他打算在這行再觀望一段時間,如果還是這樣“不景氣”,打算改行做其他事情了。
  小楊認為,他知道黃牛黨會助長社會不正之風,自己也痛恨腐敗,干這行只是迫于生計。如果自己轉行,希望限制送禮的做法會持續下去,而不是以往的只是一嘲運動”。
  背后:不少公職人員不敢再收禮
  “今年這方面要求很嚴格,別說購物卡,月餅券等小禮品也不收了。”北京市某機關的一名公務員說,往年在過年過節時,會有一些企業送購物卡,他會按規定退還或者上交,但月餅券、大閘蟹券等會留下自己家里用。但是今年卻不一樣了,一方面是沒有企業送購物卡了,另一方面倒是還有一些月餅券和蔬菜、水果之類的券送到單位來,但是他不敢再接受了,而是按原來的地址讓快遞重新送回去。
  “雖然月餅券不值多少錢,但是畢竟這也會助長不正之風,還有那么多同事的眼睛盯著呢,這點小污點會影響‘進步’。”上述人士稱,據他所知,今年不少公職人員都會把收到的禮品退還,不少單位也在節前三令五申不許收受禮品,政府機關里的風氣比過去有所改善。
  相關新聞
  電商卡成禮品市嘲新寵”
  本報訊(記者 孫昌鑾)北青報記者在暗訪中發現,與卡、券市場的普遍蕭條相比,電商卡的“受寵”成為了冷清的黃牛市場上的唯一“亮點”。與商場購物卡的收購價普遍在9.2到9.3折的相對“低價”相比,近年剛剛興起的電商卡的身價則普遍高得多,9.5折甚至9.6折也有黃牛愿意回收。
  黃牛李女士說,往年基本上不收電商卡,這一兩年網上購物成為全社會普遍現象以后,黃牛也要“與時俱進”,開始做電商卡的生意了。后來她發現,和普通商場購物卡相比,電商卡更容易脫手。因為電商上的東西很便宜,商場里的價錢則是普遍虛高,消費者很快就愿意接受電商卡。倒得較多的電商卡有京東卡、卓越亞馬遜卡、我買網的禮品卡等。
  她舉例說,如果有1000元的京東卡,她愿意以9.6折的價錢回收,再以9.7折的價錢賣出去,自己能掙10元錢的差價。
  “和商場購物卡往往是企業送給領導不一樣,電商卡一般是單位發給員工的福利。”李女士分析,一些不太習慣在網上買東西的中老年員工就會把電商卡賣給黃牛,而年輕人則喜歡以一定折扣買電商卡自己到網上消費。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