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真的要來了。9月17日上午,商務部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驗區內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從2013年10月1日起實行。有知情人士也透露,自貿區的總體方案內容已經敲定,將于9月底掛牌。
盡管自貿區的具體方案馬上要揭曉,可人們依舊等不及,媒體也多方探聽詳盡的內容。到底會有哪些行業受益?企業又會享受怎樣的優惠政策?……準確的答案或許要方案公布那一天才會知曉,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自貿區的自由貿易,有貿易就有流通,就離不開物流倉儲。上海自貿區給國內物流業帶來一份精美的“禮物”。
自由貿易推動物流企業大爆發
據了解,上海自貿區具體方案最終將可能落實到金融、貿易、航運等五大領域的開放政策,以及管理、稅收、法規等五個方面創新。具體內容方面,曾參加過官方有關上海自貿區研討會、座談會的上海財經大學國際貿易系副主任、上海自由貿易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透露,上海自貿區的功能首先是實現商品的自由流通,加工貿易商品進口關稅將免除;此外加工貿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也有望降低到15%以內。
在自貿區自由環境與優惠政策下,貿易量的增加毋庸置疑。對此,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時偉翔認為,隨著貿易的增加,自貿區交通運輸需求也會增大,因此港口運輸、交通、物流將受益。
的確,隨著貿易限制的取消,以及關稅的降低或取消,這些措施將直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自貿區內外的物資流通速度將加快,越來越多的各國貨物到自貿區進行集散周轉,自貿區內企業的數量和種類將大幅增加,由此帶來的整個貿易、物流量也會相應大幅增加。這對于物流業來說是一個契機。
陳波還介紹,自貿區內大宗商品可自由流轉,因此在物流方面,上海自貿區可以承擔大宗商品如礦產品的物流倉儲,而之前必須借道新加坡、韓國和我國香港。
如此看來,上海自貿區對于物流、倉儲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塊肥田,它們最終將從巨大的市場需求中獲利。
自上海自貿區獲批以來,開展跨境綜合物流業務的華貿物流,經營港口的上港集團及上海機場的股價一路飆升。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顯示,華貿物流603128將受益于貨代、報關等業務效率的提高,靜態測算若自貿區建成上港集團600018每年將新增90萬TEU的國際中轉箱源相當于2012年箱量的2.8%,自貿區建設將有助于提升上海機場600009客源和貨源,進而提升上海機場作為國際樞紐的價值。
自貿區貿易量的增加給物流企業帶來更多的業務,讓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除此之外,上海自貿區的設立還有助于提升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功能多元化的自由貿易區需要多種貨運業務,如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倉儲、商品展示等。在多元化的貨運業務需求下,物流企業必須要改變單一的、粗放式的經營模式,開展各種增值服務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并且,自由貿易區的綜合性功能也會引導物流企業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還需要提出的是,根據上海自貿區方案,將重點打造對外投資的服務促進體系,鼓勵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這對于物流企業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當然,自貿區的空間畢竟有限,進入自貿區的加工、貿易企業都會是實力超強的大型企業,而它們則需要高效的物流,這對物流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自貿區釋放積極信號
申銀萬國發布的研究報告稱,上海自貿區試點短期內主要受益的區域還是集中在自貿區內部,以外高橋地區為核心擴展至洋山港臨港新城與機場保稅區;隨后將輻射至全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區域。伴隨著新的試點區域得到逐步擴大,開放促改革的“制度紅利”有望輻射至全國。
上海自貿區對物流倉儲的影響也不會僅僅停留在自貿區內的物流企業,它將帶動整個物流業的發展。
隨著自貿區的自由貿易、自由流通以及國家相關優惠政策的落實,進出口貿易會更加活躍,各項成本也會降低。自貿區高效的進出口貿易與國內貿易密切相關,進出口貿易的活躍勢必帶動國內貿易的流通,在這個過程中物流倉儲企業也將獲得更多的市場需求,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并且,僅僅一個28平方公里的上海自由貿易區并不是中國設立自由貿易區的最終目標,自由貿易區范圍與數量將會逐漸擴大。據了解,就在上海自貿區即將啟動之時,國家商務部“粵港澳自由貿易區”專題調研組前往深圳調研。并且,廈門、天津等地也在積極爭取自由貿易區的試點。
隨著自由貿易區的拓展,物流業將會獲得越來越多的機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上海自貿區對物流業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業務上,自貿區對倉儲物流的重視才是最重要的。上海自貿區涉及的不僅僅是加工、制造及貿易,對于物流、倉儲等服務性質的產業也給予了一片天空。這說明國家已經深刻認識到物流倉儲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這對于物流業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阻礙物流業發展的諸多制度障礙的解決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