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聯儲意外推遲縮減量化寬松政策時間的影響,中秋節后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首次突破6.15關口,刷新匯改以來新高。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9月2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475,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漲82個基點,同時刷新9月16日的歷史高點6.1554,這也是進入9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第3次創下匯改以來新高。
在中間價走高的帶動下,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一度升至6.1160,但隨后漲幅快速收窄,且全天多數時間走勢平穩,并最終報收于6.1210,較前一交易日微跌2個基點。
進入9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經累計升值234個基點,但即期匯率近一個月以來基本穩定在6.12附近窄幅波動,隨之中間價與即期匯率的價差亦從9月初的約500個基點進一步收窄至300個基點以內。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分析稱,從經濟數據上看,中國經濟并不像市場此前預期的那么糟糕,從而打開了官方允許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空間。此外,隨著10月中旬美國財政部半年度匯率報告公布時間點的臨近,來自國際的壓力也不容忽視。他同時預計,年內人民幣匯率將大概率呈緩慢升值進程,但雙向波動壓力將較目前明顯加大,且不確定性將顯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