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全的社會,既需要有基本的公共養老體系兜底,也有必要開啟產業化、商品化之路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更高階的選擇。
9月13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引發了社會各方的廣泛討論。“以房養老”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那么,“以房養老”是否就是很多人理解的政府養老的一種新形式呢?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說,“以房養老”可以定位為個人自愿的補充養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場行業基礎之上的個體行為,政府的責任只是規范這種市場行為并監察其正常運轉,以確保選擇“以房養老”者不受欺詐。“以房養老”既不可能成為養老保障的主流方式,更不是應當由政府主導的社會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的替代品,而只是讓老年人多了一種養老方式選擇,以便更加從容地安排晚年生活。某種意義上說,“以房養老”可以理解為一個新的金融保險產品,成敗與否最終要由市場說了算。
本期結果顯示,65.6%的受訪者認為,“以房養老”的主導者是政府和金融機構;30.4%的受訪者認為是房主和金融機構,還有4.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以房養老”的主導者是誰。
那么,自認為自己了解“以房養老”的人有多少呢?數據顯示,17.3%的人認為自己很了解,68.7%的受訪者表示“了解一些”,還有14.0%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
如果真正了解到“以房養老”并非政府養老,只是個人自愿的補充養老保障的措施之一,還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以房養老”呢?調查顯示,45.4%的受訪者會支持,42.6%的受訪者則認為操作性不強,所以不支持,還有12.0%的受訪者持觀望態度。
總而言之,房子和養老,都是中國人最為關注的頭等大事。當兩者結合在一起時,必須要有詳細的規劃和可操作的路徑支持。一個健全的社會,既需要有基本的公共養老體系兜底,也有必要開啟產業化、商品化之路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更高階的選擇。期望成熟的“以房養老”模式有一天能夠夢想照進現實。
9月13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引發了社會各方的廣泛討論。“以房養老”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那么,“以房養老”是否就是很多人理解的政府養老的一種新形式呢?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說,“以房養老”可以定位為個人自愿的補充養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場行業基礎之上的個體行為,政府的責任只是規范這種市場行為并監察其正常運轉,以確保選擇“以房養老”者不受欺詐。“以房養老”既不可能成為養老保障的主流方式,更不是應當由政府主導的社會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的替代品,而只是讓老年人多了一種養老方式選擇,以便更加從容地安排晚年生活。某種意義上說,“以房養老”可以理解為一個新的金融保險產品,成敗與否最終要由市場說了算。
本期結果顯示,65.6%的受訪者認為,“以房養老”的主導者是政府和金融機構;30.4%的受訪者認為是房主和金融機構,還有4.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以房養老”的主導者是誰。
那么,自認為自己了解“以房養老”的人有多少呢?數據顯示,17.3%的人認為自己很了解,68.7%的受訪者表示“了解一些”,還有14.0%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
如果真正了解到“以房養老”并非政府養老,只是個人自愿的補充養老保障的措施之一,還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以房養老”呢?調查顯示,45.4%的受訪者會支持,42.6%的受訪者則認為操作性不強,所以不支持,還有12.0%的受訪者持觀望態度。
總而言之,房子和養老,都是中國人最為關注的頭等大事。當兩者結合在一起時,必須要有詳細的規劃和可操作的路徑支持。一個健全的社會,既需要有基本的公共養老體系兜底,也有必要開啟產業化、商品化之路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更高階的選擇。期望成熟的“以房養老”模式有一天能夠夢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