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經濟縱覽 » 中國高調介入服務和IT關稅談判

中國高調介入服務和IT關稅談判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09 14:04  瀏覽次數:19
  9月底掛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試驗區)熱度未消,與此同時,中國已申請加入新的服務貿易協定――TiSA(即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談判。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昨日稱,美國主導的以降低一系列電子產品關稅的IT談判,也因中國的響應有望在幾周內重啟。
  復旦大學全球投資與貿易研究中心主任袁堂軍告訴早報記者,中國響應兩個談判的舉動是“被逼”必須表一個姿態:就是愿意接受國際規則,或者至少是愿意接近國際規則。
  “自貿試驗區是一個局部開放,若沒有后續,其他國家看不到中國開放的誠意,那么這個局部開放本身走得也是比較艱難的,只有這樣的姿態,自貿試驗區才可以推進,可以做到真正的先行先試。”袁堂軍說。
  TiSA談判由美國、歐盟等于去年發起,旨在達成一份用以規范全球每年4萬億美元服務貿易的協議,它與中國現在加入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不同,后者被認為已落后于時代。TiSA也因此被稱為“WTO的喪鐘”。
  IT談判旨在更新1996年達成的信息技術產品協議(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簡稱ITA)。美國和其他國家在7月中斷了IT談判,原因是中國提交了一份包括計算機在內的超過100個產品的列表,打算把這些產品排除在作為談判中心議題的256個產品列表之外。
  美國與另外19個WTO成員一直試圖促成一項多邊協議,對IT協議加以擴展。由于中國是IT產品主要出口國,中國對該談判的參與被視為至關重要。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10月6日,美國駐WTO大使、美國政府在信息技術與服務業談判中的首席談判專家彭克(Michael Punke)稱,由于巴厘島會談取得的進展,IT談判預計最早將于10月21日在日內瓦重啟。
  美國擔憂中國攪混水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曾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正在發生多重變局,一是美歐推動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等自由貿易區(FTA)戰略,打造高標準FTA范本,為全球治理的未來建章立制;二是推動“雙邊投資協定”(BIT2012)、“服務貿易協定”(TiSA),打造高標準投資自由化和服務貿易自由化范本,等等。
  “對這些談判,美國很積極,目的很清楚,美國等國的服務業在所有產業中的占比、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占比都非常高,全球化要往更縱深的領域推進的話,服務貿易等領域必須更自由,才能把全球產業鏈更好地串起來,而現在全球產業鏈還是碎片化的。”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告訴早報記者,“而且,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不一樣,前者必須是高度自由才有可能為實體經濟服務得更好。在這點上,美國的決心蠻大的。”
  袁志剛指出,在去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之前,中國輿論基本上都不怎么積極應對全球化新趨勢帶來的高標準貿易規則。“現在應該說是一個大的轉折,無論是TPP也好,TiSA也好,中國都是積極應對,我認為這是對的。”
  不過,對于中國的“積極”,美國有擔憂。
  由于中國曾在IT談判中采取強硬立場,美國官員對于中國試圖加入TiSA談判的努力感到擔憂。
  “TiSA談判的成員國都擔心中國來了會攪得一潭渾水。中國已經有這樣的潛力,WTO多哈回合談判(的僵局)就是它們的‘前車之鑒’。”袁堂軍說。
  中國準備尚不充分
  上周在巴厘島與美國和其他參與信息技術(IT)談判方的會談期間,中國試圖緩和此類擔憂情緒。中國還試圖令美國和其他國家放心,表示中國不愿意成為服務貿易談判的絆腳石。
  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內部課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領域一攬子方案》之子課題《新形勢下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中,執筆人黃海洲、周誠君指出,雖然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履行開放承諾,但還在一些領域保留了限制措施,在服務貿易領域的保護比較突出,市場準入限制相當嚴格。
  袁堂軍表示,TiSA可以理解為GATS的升級版,其服務業開放程度,不再是服務貿易的關稅壁壘被消除,而是整體的開放,包含服務業投資的開放等,涉及人、物、資金的全面自由流動。
  袁堂軍指出,信息服務方面又是中國比較謹慎的地方,因此,IT談判和TiSA談判都不是輕易談得下來的,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做很多努力。
  不過,袁志剛認為,談判仍存在余地。“中國代表發展中國家應該進入談判,去捍衛一些利益。談判簡單來說,就是利益之爭,利益的背后,是各國的要素比較優勢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發達國家所要捍衛的利益,與我們所要捍衛的利益,肯定是不一樣的。”
  進入談判,中國準備還不充分。“美國也會盡量避免中國進入談判之后,可能降低整個TiSA的標準。”袁堂軍說。
  黃海洲、周誠君在上述文章中稱,中國對國際自由貿易的理論研究在相當程度上還停留在傳統的WTO多邊貿易框架體制下,對更高標準國際自由貿易協定的框架、內容、要義及相關具體問題,還普遍存在著理論研究和評估不足。
  對接自貿試驗區?
  袁堂軍認為,如果上述談判不能順利進行,將限制自貿試驗區的功能,和自貿試驗區探索未來的途徑。
  他指出,自貿試驗區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去靠近全球高標準貿易規則,很多規則是帶有整體性的,比如金融自由化,在局部很難完全實現。“所以現在,中國可以表態,愿意在大框架上向這些高標準規則靠攏,那么在此基礎上,自貿試驗區的推進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然,自貿試驗區的探索可能是水深得連石頭也摸不著。”
  “TiSA不參與、TTP投資自由化不參與的話,自貿試驗區本身就有很多規則上的限制,就發揮不了期望它能起到的作用。”袁堂軍說。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