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3年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3.1%。其中,城市上漲3.0%,農村上漲3.3%;食品價格上漲6.1%,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3.1%,服務價格上漲2.9%。1~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漲2.5%。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9月份新漲價因素增加較多,是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漲幅擴大的直接原因。
農產品價格上漲推高CPI
從食品價格的環比數據看,9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5%,略高于2003年~2012年同月1.1%的平均環比漲幅,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51個百分點。其中,鮮蛋、鮮菜、鮮果和豬肉價格環比分別上漲7.9%、6.7%、5.4%和2.2%,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44個百分點。
首都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陳及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CPI同比上漲主要是農業產品拉動較多,因為農產品占比權重大,而工業品積壓嚴重。他認為,CPI重回“3時代”主要由供應生產和已有計劃決定,與節日消費拉動沒有太過緊密的聯系。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兼職教授趙慶明則補充認為,9月CPI同比上升3.1%,環比上漲0.8%,新漲價因素成為CPI上升的主因,其中有節日消費短期因素的作用,也有7月份以來經濟緩慢回升的原因。從國際上來說,石油、鐵礦石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對其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