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易員透露,暫停兩周的逆回購操作今日再度重現,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展開7天期逆回購130億元,為連續兩周以來首次注資。
交易員稱,昨日,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本周仍可繼續上報正/逆回購及央票需求,具體包括28天期正回購、七天和14天逆回購及三個月央票需求。
數據顯示,本周將有60億元人民幣央票到期,而無正/逆回購到期,到期部分將向市場投放60億元的資金。
自7月底開展逆回購以來,央行采用"鎖短放長"的策略,一方面通過頻繁逆回購操作穩定短期的資金利率水平;另一方面為控制長期的通脹預期及流動性風險,通過續做3年期央票收緊流動性。
不過在本月16日公開表示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應仍比較充裕后,第二日央行便暫停了公開市場操作,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外匯流入增加的背景下,逆回購操作短期不會再次出現。
央行數據顯示,9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升至27.52萬億元人民幣,新增外匯占款1264億元,較上月多增加近1000億元;外匯占款激增的同時,商業銀行9月份結售匯順差達到268億美元。
不過,上周貨幣市場利率突然大漲,對于流動性將轉暖的預期平添了一些變數。其中10月24日、25日,14天期和1月期SHIBOR更是分別大漲逾百基點。
昨日,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顯示,再度飆升。其中,隔夜拆借利率為4.4340%,1周拆借利率為4.8940%,兩周拆借利率為6.3960%,1個月拆借利率為6.4770%,3個月拆借利率為4.6975%,6個月拆借利率為4.2201%,9個月拆借利率為4.2700%,一年期拆借利率為4.4000%。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稱,經歷6月資金緊張局面后,市場對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和市場利率的波動預期非常敏感,導致銀行的流動性需求波動幅度加大,市場預期的細微改變都會導致銀行的流動性需求上升較多。